顷关中盖吴反逆,扇动陇右氐、羌,彼复使人就而诱劝之。丈夫遗以弓矢,妇人遗以环钏,是曹正欲谲诳取赂,岂有远相顺从。为大丈夫之法,何不自来取之,而以货詃引诱我边民,募往者复除七年,是赏奸人也。我今来至此土,所得多少,孰与彼前后得我民户邪。彼今若欲保全社稷,存刘氏血食者,当割江以北输之,摄守南度,如此释江南使彼居之。不然,可善敕方镇、刺史、守宰,严供张之具,来秋当往取扬州,大势已至,终不相纵。顷者往索真珠珰,略不相与,今所馘截髑髅,可当几诈珠珰也。

彼往日北通芮芮,西结赫连、蒙逊、吐谷浑,东连冯弘、高丽。凡此数国,我皆灭之。以此而观,彼岂能独立。芮芮吴提以死,其子菟害真袭其凶迹,以今年二月复死。我今北征,先除有足之寇。彼若不从命,来秋当复往取。以彼无足,故不先致讨。诸方已定,不复相释。

这首诗是关于宋书中的一段内容,作者通过描述历史事件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相应的译文:

  1. “顷关中盖吴反逆,扇动陇右氐、羌,彼复使人就而诱劝之。” (关中盖吴反叛,煽动陇右的氐人和羌人,他们又派人前来引诱我们。)
  • 注释:关中指的是中国西部地区,盖吴可能是叛乱的首领或者领导者,这里指代某个地方的统治者或势力。陇右则指的是甘肃一带,氐人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羌人也是中国的一个民族,这两个词在这里分别指代当地的部族。
  1. “丈夫遗以弓矢,妇人遗以环钏,是曹正欲谲诳取赂,岂有远相顺从。” (如果男人送给他们弓箭,女人送他们手镯,这是曹正想要用欺诈的手段骗取财物,怎么可能去远方顺从他们。)
  • 注释:曹是指宋朝朝廷中的官员或将领,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位具体的人物。谲诳(juékuàng)是欺骗的意思,表示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取赂(qǔlüè)即获取贿赂。
  1. “为大丈夫之法,何不自来取之,而以货詃引诱我边民,募往者复除七年,是赏奸人也。” (作为有正义感的大丈夫,为什么不直接来夺取它,而是用财物诱惑我们的边境人民呢?那些招募过去的人被免除七年徭役,这是奖赏了坏人。)
  • 注释:詃(huán)是欺骗的意思,比喻使用诡计或手段进行引诱。
  1. “我今来至此土,所得多少,孰与彼前后得我民户邪。” (我现在来到这里,所得到的有多少,和他们以前得到我的百姓相比呢。)
  • 注释:孰与……相比用于比较两个事物的优劣。
  1. “彼今若欲保全社稷,存刘氏血食者,当割江以北输之,摄守南度,如此释江南使彼居之。不然,可善敕方镇、刺史、守宰,严供张之具,来秋当往取扬州,大势已至,终不相纵。” (如果他们现在想要保全国家,保护汉室的祭祀,就应该把长江以北的地区献给他们,让他们占据南方。否则,应该好好命令各个地方的长官、刺史和地方官,准备好供给品,来年秋天我们要收复扬州,形势已经成熟,最后不会放过他们。)
  • 注释:刘氏血食指的是汉室的祭祀和象征,表明汉室的正统地位。摄守南度意味着占领南方地区。供张之具即提供物资和装备。来秋当往取扬州意指来年要收复扬州等地。大势已至表示形势已经成熟。
  1. “顷者往索真珠珰,略不相与,今所馘截髑髅,可当几诈珠珰也。” (之前我们曾索取过珍珠耳环,但是对方并不合作,如今我们割掉了对方的头骨,这可以抵得上几件珍珠耳环。)
  • 注释:馘截(guōjié)是指割掉敌人的耳朵,是古代战争中的一种刑罚。髑髅(dúliú)指人的头骨。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观察和思考。他认为宋朝的官员们采取了欺诈和收买的方式来对待敌人,而真正的正义行为应该是直接对抗而不是通过贿赂和欺骗。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胜利的信心,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准备,最终会战胜敌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