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将军、豫州刺史南平王铄答移曰:

知以边氓扰动,多有叛逆,欲杜绝奸宄,两息民患。又欲迭送奔亡,禁其来往。申告嘉贶,实获厥心。但彼和好以来,矢言每缺,侵轶之弊,屡违义举,任情背畔,专肆暴略,岂唯窃犯王黎,乃害及行使。顷诛讨蛮髦,事止畿服,或有狐奔鼠窜,逃首北境,而辄便苞纳,待之若旧,资其粮仗,纵为寇贼。往岁擅兴戎旅,祸加孩耄,罔顾善邻之约,不惟疆域之限。来示所云,彼并行之,虽丰辞盈观,即事违实,兴嫌长乱,实彼之由,反以为言,将违躬厚之义。

疆场之民,有自来矣,且相期有素,本不介怀。若于本欲消奸弭暴,永存匪石,宜先谨封守,斥遣诸亡,惊蹄逸镞,不妄入境,则边城之下,外户不闭。王制严明,岂当独负来信。若亡命奔越,侵盗彼民,期固刑之所取,无劳远及。自荷阃外,思阐皇猷,每申敕守宰,务敦义让。往诚未布,能不愧怍,当重约示,以副至怀。

诗句

1 知以边氓扰动,多有叛逆

  • “知”:知道
  • “以”:因为
  • “边氓”:边境的百姓
  • “扰动”:骚扰、骚动
  • “多有叛逆”:有许多叛逆
  1. 欲杜绝奸宄,两息民患
  • “欲”:想要
  • “杜绝”:彻底断绝
  • “奸宄”:违法作乱的人
  • “两息”:两次消除
  • “民患”:民间的祸患
  1. 又欲迭送奔亡,禁其来往
  • “又欲”:再次希望
  • “迭送”:交替送去
  • “奔亡”:逃亡的人
  • “禁其来往”:禁止他们来往
  1. 申告嘉贶,实获厥心
  • “申告”:申诉告知
  • “嘉贶”:好的馈赠
  • “厥心”:他的心思
  1. 但彼和好以来,矢言每缺,侵轶之弊,屡违义举
  • “但”:只
  • “和好”:和解与友好
  • “矢言”:誓言、承诺
  • “缺”:缺失
  • “侵轶之弊”:侵犯和侵犯的弊端
  • “屡违义举”:屡次违背道德行为
  1. 任情背畔,专肆暴略
  • “任情”:任意
  • “背畔”:背叛
  • “专肆暴略”:独自肆意地施行暴政
  1. 岂唯窃犯王黎,乃害及行使
  • “岂唯”:不仅
  • “窃犯”:私下违反
  • “王黎”:指国王、君主
  • “乃害及行使”:竟然危害到君主和使者
  1. 顷诛讨蛮髦,事止畿服,或有狐奔鼠窜,逃首北境,而辄便苞纳,待之若旧,资其粮仗,纵为寇贼。
  • “顷”:不久之前
  • “诛讨”:讨伐、惩罚
  • “蛮髦”:指南方少数民族或蛮夷
  • “畿服”:京城附近地区
  • “狐奔鼠窜”:比喻像狐狸和老鼠一样四处逃窜
  • “逃首北境”:向北方逃跑
  • “苞纳”:接纳、容忍
  • “待之若旧”: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过去一样
  • “资其粮仗”:提供给他们粮食和武器
  • “纵为寇贼”:任由他们成为强盗、土匪
  1. 往岁擅兴戎旅,祸加孩耄,罔顾善邻之约,不惟疆域之限。
  • “往岁”:去年
  • “擅兴”:擅自行动、挑起战争
  • “孩耄”:指老人和孩子
  • “罔顾”:不顾
  • “善邻之约”:友好邻邦的约定
  • “不惟疆域之限”:不仅局限于国土边界
  1. 来示所云,彼并行之,虽丰辞盈观,即事违实,兴嫌长乱,实彼之由,反以为言,将违躬厚之义。
  • “来示所云”:您传达的意见或指示
  • “并行之”:同时实施或实行
  • “丰辞盈观”:言辞华丽,内容浮夸
  • “即事违实”:实际情况与所言不符
  • “兴嫌长乱”:引起猜疑,导致混乱
  • “实彼之由”:这是他们的原由
  • “反以为言”:反过来说这些话
  • “将违躬厚之义”:违背自己对人诚恳厚道的原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