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初元年夏六月丁卯,设坛于南郊,即皇帝位,柴燎告天。策曰:
皇帝臣讳,敢用玄牡,昭告皇天后帝。晋帝以卜世告终,历数有归,钦若景运,以命于讳。夫树君宰世,天下为公,德充帝王,乐推攸集。越俶唐、虞,降暨汉、魏,靡不以上哲格文祖,元勋陟帝位,故能大拯黔首,垂训无穷。晋自东迁,四维不振,宰辅焉依,为日已久。难棘隆安,祸成元兴,遂至帝主迁播,宗祀堙灭。讳虽地非齐、晋,众无一旅,仰愤时难,俯悼横流,投袂一麾,则皇祀克复。及危而能持,颠而能扶,奸宄具歼,僭伪必灭。诚兴废有期,否终有数。至于大造晋室,拨乱济民,因藉时来,实尸其重。加以殊俗慕义,重译来庭,正朔所暨,咸服声教。至乃三灵垂象,山川告祥,人神协祉,岁月滋著。是以群公卿士,亿兆夷人,佥曰皇灵降鉴于上,晋朝款诚于下,天命不可以久淹,宸极不可以暂旷。遂逼群议,恭兹大礼。猥以寡德,托于兆民之上,虽仰畏天威,略是小节,顾深永怀,祗惧若霣。敬简元辰,升坛受禅,告类上帝,用酧万国之情。克隆天保,永祚于有宋。惟明灵是飨。
译文
永初元年的夏六月丁卯日,在南郊设置坛位,即皇帝位,用柴草燎祭天。诏书曰:
皇帝臣某,敢用黑色的公牛,昭告皇天后帝。晋帝以卜世告终,历数有归,钦若景运,以命于讳。树君宰世,天下为公,德充帝王,乐推攸集。越俶唐、虞,降暨汉、魏,靡不以上哲格文祖,元勋陟帝位,故能大拯黔首,垂训无穷。晋自东迁,四维不振,宰辅焉依,为日已久。难棘隆安,祸成元兴,遂至帝主迁播,宗祀堙灭。讳虽地非齐、晋,众无一旅,仰愤时难,俯悼横流,投袂一麾,则皇祀克复。及危而能持,颠而能扶,奸宄具歼,僭伪必灭。诚兴废有期,否终有数。
至于大造晋室,拨乱济民,因藉时来,实尸其重。加以殊俗慕义,重译来庭,正朔所暨,咸服声教。至乃三灵垂象,山川告祥,人神协祉,岁月滋著。是以群公卿士,亿兆夷人,佥曰皇灵降鉴于上,晋朝款诚于下,天命不可以久淹,宸极不可以暂旷。遂逼群议,恭兹大礼。猥以寡德,托于兆民之上,虽仰畏天威,略是小节,顾深永怀,祗惧若霣。敬简元辰,升坛受禅,告类上帝,用酧万国之情。克隆天保,永祚于有宋。惟明灵是飨。
注释
- 永初元年:这是公元107年,一个属于东汉时期的年号。
- 夏六月丁卯日:指的是农历的六月初七这一天。
- 南郊: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地方。
- 即皇帝位:指正式登基成为皇帝。
- 策:一种文书形式,皇帝用以颁布命令或诏令。
- 玄牡:黑色的公牛,古代用来祭祀的牺牲。
- 钦若景运:意思是敬畏并仿效上天的运道和秩序。
- 树君宰世:指建立政权并主宰世界。
- 大拯黔首:指拯救百姓。
- 垂训无穷:意思是教导影响深远,没有穷尽。
- 晋自东迁:指西晋灭亡后,晋国皇室被迫迁徙到洛阳。
- 四维不振:指国家的四个基本支柱(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都不稳定。
- 宰辅焉依:指辅佐之臣长期依附着朝廷。
- 难棘隆安:指隆安年间的政治困境十分严峻。
- 祸成元兴:指元兴年间发生了严重的内乱。
- 帝主迁播:皇帝流亡到别处。
- 宗祀堙灭:指国家遭受重大打击导致宗庙被摧毁。
- 永祚有期:意味着国家的命运可以长久维持。
- 否终有数:指事物的发展总会有终结的时候,但终结的方式和时间是不可预测的。
- 晋朝:指晋朝的皇帝。
- 拨乱济民:指平定乱世并救助人民。
- 因藉时来:指利用当前的形势获得成功。
- 诚兴废有期:意思是真正的兴盛或衰败都有其规律和周期。
- 否终有数:同上。
- 克复:恢复原状的意思。
- 钦若景运 与上句意思相近,表示敬畏并仿效上天的运道和秩序。
- 太岁头上动土:指大胆妄为的行为。
- 仰畏天威:形容对天威的敬畏。
- 简元辰:选择良辰吉日进行仪式。
- 升坛受禅:登上祭坛接受皇位。
- 告类上帝:向上帝报告。
- 用酧万国之情:表示报答各国人民的心意。
- 克隆天保:指继承和保持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 永祚于有宋:使宋朝能够永远存续下去。
- 明灵是飨:指神灵会享受这样的祭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