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晋帝为零陵王,全食一郡。载天子旍旗,乘五时副车,行晋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用晋典。上书不为表,答表勿称诏。追尊皇考为孝穆皇帝,皇妣为穆皇后,尊王太后为皇太后。诏曰“夫微禹之感,叹深后昆,盛德必祀,道隆百世。晋氏封爵,咸随运改,至于德参微管,勋济苍生,爱人怀树,犹或勿剪,虽在异代,义无泯绝。降杀之宜,一依前典。可降始兴公封始兴县公,庐陵公封柴桑县公,各千户。始安公封荔浦县侯,长沙公封醴陵县侯,康乐公可即封县侯,各五百户:以奉晋故丞相王导、太傅谢安、大将军温峤、大司马陶侃、车骑将军谢玄之祀。其宣力义熙,豫同艰难者,一仍本秩,无所减降”封晋临川王司马宝为西丰县侯,食邑千户。
庚午,以司空道怜为太尉,封长沙王。追封司徒道规为临川王。尚书仆射徐羡之加镇军将军,右卫将军谢晦为中领军,宋国领军檀道济为护军将军,中领军刘义欣为青州刺史。立南郡公义庆为临川王。又诏曰“夫铭功纪劳,有国之要典,慎终追旧,在心之所隆。自大业创基,十有七载,世路迍邅,戎车岁动,自东徂西,靡有宁日。实赖将帅竭心,文武尽效。宁内拓外,迄用有成。威灵远著,寇逆消荡,遂当揖让之礼,猥飨天人之祚。念功简劳,无忘鉴寐,凡厥诚勤,宜同国庆。其酧赏复除之科,以时论举。战亡之身,厚加复赠”乙亥,立桂阳公义真为庐陵王,彭城公义隆为宜都王,第四皇子义康为彭城王。
”`plain
宋书 · 卷三 · 本纪第三 · 武帝下
封晋帝为零陵王,全食一郡。载天子旍旗,乘五时副车,行晋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用晋典。上书不为表,答表勿称诏。追尊皇考为孝穆皇帝,皇妣为穆皇后,尊王太后为皇太后。诏曰“夫微禹之感,叹深后昆,盛德必祀,道隆百世。晋氏封爵,咸随运改,至于德参微管,勋济苍生,爱人怀树,犹或勿剪,虽在异代,义无泯绝。降杀之宜,一依前典。可降始兴公封始兴县公,庐陵公封柴桑县公,各千户。始安公封荔浦县侯,长沙公封醴陵县侯,康乐公可即封县侯,各五百户:以奉晋故丞相王导、太傅谢安、大将军温峤、大司马陶侃、车骑将军谢玄之祀。其宣力义熙,豫同艰难者,一仍本秩,无所减降”
庚午,以司空道怜为太尉,封长沙王。追封司徒道规为临川王。尚书仆射徐羡之加镇军将军,右卫将军谢晦为中领军,宋国领军檀道济为护军将军,中领军刘义欣为青州刺史。立南郡公义庆为临川王。又诏曰“夫铭功纪劳,有国之要典,慎终追旧,在心之所隆。自大业创基,十有七载,世路迍邅,戎车岁动,自东徂西,靡有宁日。实赖将帅竭心,文武尽效。宁内拓外,迄用有成。威灵远著,寇逆消荡,遂当揖让之礼,猥飨天人之祚。念功简劳,无忘鉴寐,凡厥诚勤,宜同国庆。其酧赏复除之科,以时论举。战亡之身,厚加复赠”乙亥,立桂阳公义真为庐陵王,彭城公义隆为宜都王,第四皇子义康为彭城王。
注释与翻译:
- 永初元年夏六月丁卯:设立坛于南郊,即皇帝位,祭天用的牲畜和礼仪。
- 策曰:“皇帝臣讳(此处省略),敢用玄牡:**昭告后天后帝。”:皇帝即位的誓言及对上天的敬语。
- 晋帝:指晋朝的皇帝。
- 载天子旍旗:“旍”,古代帝王的仪仗旗帜,此指皇帝的车驾。
- 柴燎告天:古代仪式中用柴火焚烧祭祀神灵。
- 郊祀天地:在郊外举行祭祀天地的礼节。
- 礼乐制度:指宫廷中的礼仪和音乐制度。
- 上书不为表,答表勿称诏:古代书信中用语规矩。
- 追尊皇考为孝穆皇帝:尊称已故的父亲为孝穆皇帝。
- 皇妣为穆皇后:已故的母亲被称为穆皇后。
- 降杀之宜,一依前典:表示对某些高级官员的降级应严格按照先例执行。
- 可降始兴公封始兴县公:可以降低封号为始兴县公。
- 庐陵公封柴桑县公:可以降低封号为柴桑县公。
- 各千户:每个侯位有一千户食邑。
- 始安公封荔浦县侯:开始被封为荔浦县的侯。
- 长沙公封醴陵县侯:可以降低封号为醴陵县的侯。
- 康乐公可即封县侯:可以立即提升为县侯。
- 各五百户:每个侯位有五百户食邑。
- 以奉晋故丞相王导等:用以供奉晋朝的旧相国王导、太傅谢安、大将军温峤、大司马陶侃和车骑将军谢玄。
- 其宣力义熙,豫同艰难者:那些在义熙年间尽力辅佐国家、共同度过艰难时期的人。
- 一仍本秩:按照原有的官阶和品级待遇不变。
- 有所减降:减少或降低某些官职或地位。
- 丙辰,立楚王义符为西阳王:在永初三年丙辰年,立楚王义符为西阳王。
- 壬子,以前冀州刺史王仲德为徐州刺史:在永初三年的壬子年,任命前冀州刺史王仲德为徐州刺史。
- 癸丑,以尚书令、扬州刺史徐羡之为司空、录尚书事:在永初三年的癸丑年,任命尚书令、扬州刺史徐羡之为司空、录尚书事。
- 刺史如故:刺史的职位保持不变。
- 辛酉,南顿公义望嗣西阳王:在永初三年的辛酉年,南顿公义望继承西阳王的爵位。
- 甲寅,南郡公义庆为南兖州刺史:在永初三年甲寅年,南郡公义庆担任南兖州刺史。
- 戊午:具体日期不明,可能是文中遗漏或误植。
- 立南郡公义庆为临川王:在永初三年戊午年,立南郡公义庆为临川王。
- 乙亥:具体日期不明,可能是文中遗漏或误植。
- 义庆:宋文帝刘义隆的小名,即宋文帝。
- 临川王:这是宋文帝的称号。
译文与分析:
该文本描述了宋文帝刘义隆登基后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决策。他通过一系列的册封和赏赐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统治,同时也表彰了那些在国家危难时期做出贡献的将领和文臣。其中提到,宋文帝在即位之初便宣布了一系列的诏令和改革措施,包括恢复和尊崇晋朝皇室的荣誉和地位,以及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和管理。这些举措不仅反映了宋文帝的政治策略,也体现了他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决心。
文中还涉及到了对一些高级官员的重新评估和调整。例如,宋文帝在即位后不久便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封赏和降级活动,这显示了他对国家治理的严谨态度和对忠诚与贡献的重视。同时,这也体现了宋文帝对于权力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该文本详细记录了宋文帝刘义隆在位期间的重要事件和政治决策,为我们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走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