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正月,上出次西阳之五洲。会元凶弑逆,以上为征南将军,加散骑常侍。上率众入讨,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雍州刺史臧质并举义兵。四月辛酉,上次溧洲。癸亥,冠军将军柳元景前锋至新亭,修建营垒。甲子,贼劭亲率众攻元景,大败退走。丙寅,上次江宁。丁卯,大将军江夏王义恭来奔,奉表上尊号。戊辰,上至于新亭。己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文武赐爵一等,从军者二等。赃污清议,悉皆荡除。高年、鳏寡、孤幼、六疾不能自存,人赐谷五斛。逋租宿债勿复收。长徒之身,优量降宥。崇改太祖号谥。以大将军江夏王义恭为太尉、录尚书六条事、南徐州刺史。庚午,以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为中书监、丞相、录尚书六条事、扬州刺史。安东将军随王诞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雍州刺史臧质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征虏将军沈庆之为领军将军。抚军将军、兖冀二州刺史萧思话为尚书左仆射。壬申,以征虏将军王僧达为尚书右仆射。改新亭为中兴亭。五月甲戌,辅国将军申坦克京城。乙亥,辅国将军朱修之克东府。丙子,克定京邑。劭及始兴王浚诸同逆,并伏诛。庚辰,诏曰“天步艰难,国道用否,虽基构永固,而气数时愆。朕以眇身,奄承皇业,奉寻历命,鉴寐震怀。万邦风政,人治之本,感念陵替,若疚在心。可分遣大使巡省方俗”是日解严。辛巳,车驾幸东府城。甲申,尊所生路淑媛为皇太后。乙酉,立妃王氏为皇后。戊子,以左卫将军柳元景为雍州刺史。壬辰,以太尉江夏王义恭为太傅,领大司马。甲午,曲赦京邑二百里内,并蠲今年租税。戊戌,以抚军将军南平王铄为司空,建平王宏为尚书左仆射,东海王祎为抚军将军,新除尚书左仆射萧思话迁职。六月壬寅,以骠骑参军坦护之为冀州刺史。甲辰,以山阳太守申恬为青州刺史。丙午,车驾还宫,初置殿门及上皞屯兵。以江夏内史朱修之为平西将军、雍州刺史,御史中丞王昙生为广州刺史。戊申,以新除雍州刺史柳元景为护军将军。己酉,以司州刺史鲁爽为豫州刺史。庚戌,以梁、南秦二州刺史刘秀之为益州刺史。太尉司马庞秀之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卫军司马徐遗宝为兖州刺史。宁朔将军王玄谟为徐州刺史。卫将军随王诞进号骠骑大将军。尚书右仆射王僧达迁职,丹阳尹褚湛之为尚书右仆射。丙辰,以侍中南谯王世子恢为湘州刺史。丁巳,诏曰“兴王立训,务弘治节,辅臣佐时,勤献政要,仰惟圣规,每存兹道。猥以眇躬,属承景业,阐扬遗泽,无废厥心。夫量入为出,邦有恒典。而经给之宜,多违常度。兵役糜耗,府藏散减,外内众供,未加损约,非所以聿遵先旨,敬奉遗图。自今诸可薄己厚民、去烦从简者,悉宜施行,以称朕意”庚申,诏有司论功班赏,各有差。辛酉,安西将军、西秦河二州刺史吐谷浑拾寅进号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庚午,还分南徐,立南兖州。辛未,改封南谯王义宣为南郡王,随王诞为竟陵王,义宣次子宜阳侯恺为宜阳县王。闰月壬申,以领军将军沈庆之为镇军将军、南兖州刺史。癸酉,以护军将军柳元景为领军将军。丙子,遣兼散骑常侍乐询等十五人巡行风俗。甲申,蠲寻阳、西阳郡租布三年。甲午,丞相南郡王义宣改为荆、湘二州刺史,骠骑大将军、荆州刺史竟陵王诞改为扬州刺史,南蛮校尉王僧达为护军将军。是月,置卫尉官。秋七月辛丑朔,日有蚀之。甲寅,诏曰“世道未夷,惟忧在国。夫使群善毕举,固非一才所议,况以寡德,属衰薄之期,夙宵寅想,永怀待旦。王公卿士,凡有嘉谋善政,可以维风训俗,咸达乃诚,无或依隐”辛酉,诏曰“百姓劳弊,徭赋尚繁,言念未乂,宜崇约损。凡用非军国,宜悉停功。可省细作并尚方,雕文靡巧,金银涂饰,事不关实,严为之禁。供御服膳,减除游侈。水陆捕采,各顺时日。官私交市,务令优衷。其江海田池公家规固者,详所开弛。贵戚竞利,悉皆禁绝”戊戌,以右卫将军宗悫为广州刺史。己巳,司空南平王铄薨。八月辛未,武皇帝旧役军身,尝在斋内,人身犹存者,普赐解户。乙亥,尚书左仆射建平王宏加中书监、中军将军。丁亥,以沛郡太守垣闳为宁州刺史。抚军司马费沈为梁、南秦二州刺史。甲午,护军将军王僧达迁职。九月丁巳,以前尚书刘义綦为中护军。壬戌,新亭战亡者,复同京城。劭党南海太守萧简据广州反。丁卯,辅国将军邓琬讨平之。冬十月癸未,车驾于阅武堂听讼。十一月丙午,以左军将军鲁秀为司州刺史。丙辰,停台省众官朔望问讯。丙寅,高丽国遣使献方物。十二月甲戌,省都水台,罢都水使者官,置水衡令官。癸未,以将置东宫,省太子率更令、步兵、翊军校尉、旅贲中郎将、冗从仆射、左右积弩将军官。中庶子、中舍人、庶子、舍人、洗马,各减旧员之半。
宋书·卷六·本纪第六·孝武帝
诗一
正月銮舆幸东城,
元凶弑逆起兵声。
征南将军领重兵,
加封散骑显忠明。
译文
在正月里,孝武帝从西阳出发来到五洲之都,他亲自处理了元凶的背叛和叛乱,并派遣将领前去讨伐。同时,他对那些为国家出力的人表示赞赏和感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孝武帝在新年期间的重要军事行动。诗中的“元凶弑逆”指的是元凶刘劭发动政变,而孝武帝则以“征南将军”的身份前往镇压这一叛乱。诗中还提到了对将领们的褒奖和对国家忠诚者的肯定,体现了孝武帝对国家的关心与重视。
诗二
江夏王义宣举义兵,
南海太守臧质亦起兵。
四月辛酉,新亭落成,
孝武帝亲临视察,
宣布大赦天下,文武赐爵,
鼓励百姓勤勉劳作,
安定民心。
译文
四月一日,新亭建立,孝武帝亲自巡视,宣布大赦天下。二月,元凶弑逆被平定,江夏王刘义宣和南海太守臧质也响应朝廷号召。
赏析
此诗反映了孝武帝在位期间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他在新亭建立之际亲自巡视,并宣布大赦天下,显示了他恢复秩序的决心。此外,他还对参与起义的官员进行了表彰,如江夏王刘义宣和南海太守臧质,这有助于稳定局势,增强民众的信心和对朝廷的支持。
诗三
车驾东下入东堂,
尊所所祀为路淑媛。
立妃所生王氏为皇后,
辅国将军王僧达为尚书左仆射。
改新亭为中兴亭,
以大将军江夏王为太傅。
曲赦京邑二百里内及应科免租税。
译文
五月,孝武帝的车驾进入东堂,他在东堂祭祀了祖先,并册封了他的皇后。同时,他任命辅国将军王僧达为尚书左仆射,并改革了新亭的名称为中兴亭。此外,他还下令免除京邑二百里内及应科免租税。
赏析
这首诗展示了孝武帝在位期间的内政调整。他通过改变地名、册封皇后、提升官员等手段进一步加强政权,并通过大赦来减轻民众的负担。这些措施旨在稳定国内局势,恢复政治和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