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祖孝武皇帝讳骏,字休龙,小字道民,文帝第三子也。元嘉七年秋八月庚午生。十二年,立为武陵王,食邑二千户。十六年,都督湘州诸军事、征虏将军、湘州刺史,领石头戍事。十七年,迁使持节、都督南豫豫司雍并五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将军如故,犹戍石头。二十一年,加督秦州,进号抚军将军。明年,徙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荆州之襄阳竟陵南阳顺阳新野随六郡诸军事、宁蛮校尉、雍州刺史,持节、将军如故。自晋氏江左以来,襄阳未有皇子重镇,时太祖欲经略关、河,故有此授。寻给鼓吹一部。

二十五年,改授都督南兖徐兖青冀幽六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州刺史,持节如故,北镇彭城。寻领兖州刺史。始兴王浚为南兖州,上解督南兖。二十七年,坐汝阳战败,降号镇军将军。又以索虏南侵,降为北中郎将。二十八年,进督南兖州、南兖州刺史,当镇山阳。寻迁都督江州荆州之江夏豫州之西阳晋熙新蔡四郡诸军事、南中郎将、江州刺史,持节如故。时缘江蛮为寇,太祖遣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等伐之,使上总统众军。

下面是对宋书《卷六·本纪第六·孝武帝》的逐句释义:

  1. 诗句:“世祖孝武皇帝讳骏,字休龙,小字道民,文帝第三子也。”
  • 译文:这是对宋书《卷六·本纪第六·孝武帝》中世祖孝武皇帝的介绍。
  • 注释:“讳骏”表示名字为骏;“字休龙”是其正式的名字;“小字道民”表示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因此有小字道民;“文帝第三子也”指的是他是文帝第三位儿子。
  1. 诗句:“元嘉七年秋八月庚午生。”
  • 译文:孝武帝在元嘉七年秋天的八月初五出生。
  • 注释:“元嘉七年”是指孝武帝出生那年的年号;“秋八月”指的是农历七月;“庚午”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天,具体日期不详。
  1. 诗句:“十二年,立为武陵王,食邑二千户。”
  • 译文:在十二岁时,被立为武陵王,并拥有两千户的食邑。
  • 注释:这里的“武陵王”是古代的一种封号,表示地方诸侯王的身份;“食邑”是指皇帝赐予的领地和收入。
  1. 诗句:“十六年,都督湘州诸军事、征虏将军、湘州刺史,领石头戍事。”
  • 译文:十六岁时,被任命为都督湘州诸军事、征虏将军、湘州刺史,并且负责管理石头戍地的军事事务。
  •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孝武帝在十六岁时的政治地位和任务。其中“都督湘州诸军事”表示他负责管理整个湘州的军政事务;“征虏将军”是一种官职,通常用于地方军事将领;“湘州刺史”则是他作为地方官员的职务;“领石头戍事”则说明他负责守卫位于石头山的军事要塞。
  1. 诗句:“寻给鼓吹一部。”
  • 译文:不久后,他被授予一套鼓吹乐器。
  • 注释:“鼓吹”是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由鼓和号角组成,用于仪仗或军中庆典;“一部”指的是一套乐器的数量。
  1. 诗句:“二十五年,改授都督南兖徐兖青冀幽六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州刺史,持节如故,北镇彭城。”
  • 译文:在二十五岁那年,他被改任命指挥南兖、徐衮、青冀、幽六州、豫州以及梁郡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州刺史等职位,并且仍然手持符节(象征权力的象征)。他的北边镇所是彭城。
  •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孝武帝在不同年龄和时期获得的官职及其职责。其中“都督南兖”、“徐兖青冀幽六州豫州之梁郡”分别表示他管理的行政区域;“安北将军”是一种高级军事将领的称号;“徐州刺史”是他在徐地担任的地方行政长官;“持节如故”表明他依然保持着高级将领的身份;“北镇彭城”则说明他在那里担任地方长官。
  1. 诗句:“寻领兖州刺史。”
  • 译文:不久之后,他又兼任了兖州刺史一职。
  • 注释:这显示了孝武帝在政治生涯中的连续升迁。在这里,“寻”意味着不久之后或者很快;“领”表示兼任或领导;“兖州刺史”是指他在某个区域担任的最高行政长官。
  1. 诗句:“始兴王浚为南兖州,上解督南兗。”
  • 译文:当始兴王刘浚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时,孝武帝卸下了对南兖的管理责任。
  • 注释:这句话反映了孝武帝与始兴王刘浚之间的关系。在这里,“上解督南兗”意味着他不再负责南兖的事务;“始兴王浚为南兖州”说明了新任命的南兖州刺史是刘浚;“上解”可能是指辞去或者解除职务的意思。
  1. 诗句:“二十七年,坐汝阳战败,降号镇军将军。”
  • 译文:二十七年时,因为汝阳战败,他被迫降职,被降号为镇军将军。
  • 注释:“坐汝阳战败”意味着因为他指挥的战役失败;“降号镇军将军”则是指他被剥夺了原有的官职和头衔,成为了一个较低级的官员。
  1. 诗句:“又以索虏南侵,降为北中郎将。”
  • 译文:由于敌军的南侵,他再次被迫降职,被降为北中郎将。
  • 注释:“以索虏南侵”指的是敌军向南进犯;“降为北中郎将”则是他因战败或其他原因而被剥夺官职和头衔。
  1. 诗句:“二十八年,进督南兖州、南兖州刺史,当镇山阳。”
  • 译文:二十八年时,他晋升为南兖州刺史,并负责监制南兖的军事行动,同时也被赋予了镇守山阳的职责。
  • 注释:“进督南兖州”意味着他获得了新的职位;“南兖州刺史”是他对该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当镇山阳”则表明了他的新职务是在山阳县,这通常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地理位置。

这段文字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和官职变迁的描述,展现了孝武帝从年少到成年再到中年的政治生涯,以及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成就和挑战。这些诗句不仅记录了他的个人经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背景和历史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