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云曰“声生于日,〔谓甲己为角,乙庚为商,丙辛为徵,丁壬为羽,戊癸为宫。〕律生于辰,〔谓子为黄钟,丑为大吕之属。〕声以情质,〔质,正也。各以其行本情为正也。〕律以和声,〔当以律管钟均,和其清浊之声。〕声律相协,而八音生。〔协,和。〕宫、商、角、徵、羽,谓之五声。金、石、匏、革、丝、竹、土、木,谓之八音。声和音谐,是谓五乐”

夫阴阳和则景至,律气应则灰除。是故天子常以冬夏至御前殿,合八能之士,陈八音,听乐均,度晷景,候钟律,权土炭,效阴阳。冬至阳气应,则乐均清,景长极,黄钟通,土炭轻而衡仰。夏至阴气应,则乐均浊,景短极,蕤宾通,土炭重而衡低。进退于先后五日之中,八能各以候状闻。太史令封上。效则和,否则占。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周密,布缇幔。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布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殿中候,用玉律十二。唯二至乃候灵台,用竹律六十。取弘农宜阳县金门山竹为管,河内葭莩为灰。

扬雄在《太玄赋》中说:“声生于日,律生于辰。”这句话表明声音的产生与时间有关,而乐律的产生则与天干地支有关。天干地支分别对应十二个音阶:甲己为角,乙庚为商,丙辛为征,丁壬为羽,戊癸为宫。

接下来是“声以情质,律以和声,声律相协,而八音生。”这句话意味着声音的产生依赖于情感的质朴,而乐律的产生需要和谐的声音。只有当这两者协调时,才能产生出美妙的音乐。

然后是注释部分,宫、商、角、徵、羽被称为五声,金、石、匏、革、丝、竹、土、木被称为八音。这些名称反映了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这段文字深刻地揭示了音乐与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音乐的理解和尊重。通过对这段文字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音乐,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和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