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章帝元和元年,待诏候钟律殷肜上言“官无晓六十律以准调音者,故待诏严嵩具以准法教子男宣,愿召宣补学官,主调乐器”诏曰“嵩子学审晓律,别其族,协其声者,审试。不得依托父学,以聋为聪。声微妙,独非莫知,独是莫晓,以律错吹,能知命十二律不失一,乃为能传嵩学耳”试宣十二律,其二中,其四不中,其六不知何律,宣遂罢。自此律家莫能为准。灵帝熹平六年,东观召典律者太子舍人张光等问准意,光等不知。归阅旧藏,乃得其器,形制如房书,犹不能定其弦缓急。音不可书以晓人,知之者欲教而无从,心达者体知而无师,故史官能辨清浊者遂绝。其可以相传者,唯候气而已。

〔表略〕

论曰:律吕相生,皆三分而损益之。先儒推十二律,从子至亥,每三之,凡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而三约之,是为上生。故《汉志》云:三分损一,下生林钟,三分益一,上生太蔟。无射既上生中吕,则中吕又当上生黄钟,然后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今上生不及黄钟实二千三百八十四,九约实一千九百六十八为一分,此则不周九分寸之律一分有奇,岂得还为宫乎。凡三分益一为上生,三分损一为下生,此其大略,犹周天斗分四分之一耳。京房不思此意,比十二律微有所增,方引而伸之,中吕上生执始,执始下生去灭,至于南事,为六十律,竟复不合,弥益其疏。班氏所志,未能通律吕本源,徒训角为触,徵为祉,阳气施种于黄钟,如斯之属,空烦其文,而为辞费。又推九六,欲符刘歆三统之数,假托非类,以饰其说,皆孟坚之妄矣。

”`
宋书·卷十一·志第一 律历上

汉章帝元和元年,待诏候钟律殷肜上言“官无晓六十律以准调音者,故待诏严嵩具以准法教子男宣,愿召宣补学官,主调乐器”诏曰“嵩子学审晓律,别其族,协其声者,审试。不得依托父学,以聋为聪。声微妙,独非莫知,独是莫晓,以律错吹,能知命十二律不失一,乃为能传嵩学耳”试宣十二律,其二中,其四不中,其六不知何律,宣遂罢。自此律家莫能为准。灵帝熹平六年,东观召典律者太子舍人张光等问准意,光等不知。归阅旧藏,乃得其器,形制如房书,犹不能定其弦缓急。音不可书以晓人,知之者欲教而无从,心达者体知而无师,故史官能辨清浊者遂绝。其可以相传者,唯候气而已。

〔表略〕

论曰:律吕相生,皆三分而损益之。先儒推十二律,从子至亥,每三之,凡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而三约之,是为上生。故《汉志》云:三分损一,下生林钟,三分益一,上生太蔟。无射既上生中吕,则中吕又当上生黄钟,然后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今上生不及黄钟实二千三百八十四,九约实一千九百六十八为一分,此则不周九分寸之律一分有奇,岂得还为宫乎。凡三分益一为上生,三分损一为下生,此其大略,犹周天斗分四分之一耳。京房不思此意,比十二律微有所增,方引而伸之,中吕上生执始,执始下生去灭,至于南事,为六十律,竟复不合,弥益其疏。班氏所志,未能通律吕本源,徒训角为触,徵为祉,阳气施种于黄钟,如斯之属,空烦其文,而为辞费。又推九六,欲符刘歆三统之数,假托非类,以饰其说,皆孟坚之妄矣。

注释:

  1. :本段内容主要介绍了宋代史书《宋书》的基本情况以及作者沈约的生平和成就。
  2. 汉章帝元和元年:指的是东汉时期皇帝汉章帝刘炟在位的第一年。
  3. 待诏候钟律殷肜:殷肜是当时一位负责研究音乐律吕的人。
  4. 诏曰:皇帝对殷肜的报告所作的回应和指示。
  5. 严嵩:字惟静,号潜斋,是东汉时期的一位音乐家和学者。
  6. 候嵩父子:指严嵩及其子严子男宣(字子男),他们因精通乐律被召入朝任职。
  7. 试宣十二律:指的是皇帝对严嵩子男等人进行考核,测试他们的音乐律吕知识。
  8. 候嵩子男宣:严嵩子的名,因其擅长音律而被选入朝任学官。
  9. 终未得通:最终没有完全理解律吕的根本原理。
  10. 京房:东汉末年的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著有《汉书》中的《律历志》。
  11. 刘歆三统之数:指西汉末年刘歆提出的一套宇宙和社会的划分理论。
  12. 孟坚:指三国魏时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陈群,他参与了《宋书》的编撰工作。
  13. 本纪”“志”“列传”:这是古代史书的三大组成部分,分别记录帝王、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
  14. 卷首附有‘序’ 1篇:表明《宋书》除了正文外还包含了序言或导论部分。
  15. 卷十一·志第一 律历上:《宋书》的第十一卷包含有关律历的专门章节,即本段文字所讨论的主题。
  16. 律历:古代指与时间相关的测量、计算和预测技术的总称。
  17. 《汉书》《天官》:“汉书”指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天官”通常指天文。
  18. 《刑法》:《汉书》中另一部分关于法律的记载。
  19. 《食货》:《汉书》中有关经济政策和货币流通的部分。
  20. 《礼乐》:古代关于礼仪和音乐的著作。
  21. “天官””郊祀””封禅””河渠””沟洫””货殖””平准””刑法””食货”:这些词汇代表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不同方面及其文化内涵。
  22. 东观:汉代的一个图书馆或档案馆,收藏了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
  23. 张光:这里可能是指参与编纂《宋书》的人物之一或参考对象。
  24. 太子舍人: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太子舍人的职能可能包括管理图书、记录等。
  25. 旧藏:指代古代书籍或文献的收藏。
  26. 房书:可能是一本专门介绍房屋建筑或相关学问的书籍。
  27. 无射:一种古代的十二声音阶之一,用于描述特定乐器的声音特性。
  28. 上生:指由一个较低的律级向一个较高的律级过渡。
  29. 下生:指由一个较高的律级向一个较低的律级过渡。
  30. 十二律:古代音乐理论中将音高分为十二个等级的系统。
  31. 周天斗分四分之一:一种古代天文术语,用以描述天空中星星的位置关系或星宿排列。
  32. 九六: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数学或律吕问题的解决方案。
  33. 孟坚:这里再次提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学家陈群的名字。
  34. 《汉书》:《汉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一部断代史著作。
  35. 三统之数:指汉朝刘歆提出的一种将一年的时间分为三个循环的理论体系。
  36. 假托非类:这里使用了一个成语,意为用不相关的类别或方法来处理或解释事物,是一种批评的说法。
  37. 辞费:形容言语或文章表达冗长、啰嗦或缺乏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