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刘胡叛走,不告顗,顗至夜方知,大怒骂曰“今年为小子所误”呼取飞燕,谓其众曰“我当自出追之”因又遁走。至鹊头,与戍主薛伯珍及其所领数千人步取青林,欲向寻阳。夜止山间宿,杀马劳将士,顗顾谓伯珍曰“我举八州以谋王室,未一战而散,岂非天邪。非不能死,岂欲草间求活,望一至寻阳,谢罪主上,然后自刎耳”因慷慨叱左右索节,无复应者。及旦,伯珍请以间言,乃斩顗首诣钱溪马军主襄阳俞湛之。湛之因斩伯珍,并送首以为己功。顗死时年四十七。太宗忿顗违叛,流尸于江,弟子彖微服求访,四十一日乃得,密致丧瘗于石头后冈,与一旧奴,躬共负土。后废帝即位,方得改葬。

顗子戬为伪黄门侍郎,加辅国将军,戍盆城。寻阳败,戬弃城走,讨禽伏诛。

宋书·卷八十四·列传第四十四·邓琬等

邓琬,字元琬,豫章南昌人也。祖混曾担任晋尚书吏部郎;父胤之,世祖征虏长史,吏部郎,彭城王义康大将军长史、豫章太守。邓琬在朝中颇有影响力,与袁顗、孔觊并称。他因不满朝廷政治黑暗,起兵反隋,最终失败被杀。

袁顗,字元凯,是邓琬的亲信,后为刘胡所杀。刘胡投降后,不告谕顗,直至夜晚,才知事情败露,愤怒骂斥:“今年被小子所误!”随后,他召来飞燕,对众言:“我将亲自出马追击。”但随即又逃跑了。到了鹊头,与戍主薛伯珍及其所领数千人一起步行前往青林,欲向寻阳进发。夜宿山间时,杀马犒劳将士。他感叹道:“我本举八州之地以谋王室,未一战而散,难道不是天意吗?非不能死,岂欲草间求活,望一至寻阳,谢罪于主上,然后自刎耳。”于是慷慨叱左右索节,无人响应。等到天亮,伯珍请以密计,方才斩顗首诣钱溪马军主襄阳俞湛之,并送首以记功。邓琬死后,年四十七岁。

邓琬子邓戬为伪黄门侍郎,加辅国将军,戍盆城。然而寻阳战败,邓戬弃城逃走,被讨禽处死。

邓琬、袁顗、孔觊三人均因不满朝廷而起兵反隋,但最终未能改变局势,最终惨遭杀害。他们的事迹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和人民对正义的追求,也展示了他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悲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