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贵重望计及望孝,盛族出身,不减秘、著。太宗泰始七年,兴宗欲举山阴孔仲智长子为望计,原平次息为望孝。仲智会土高门,原平一邦至行,欲以相敌。会太宗别敕用人,故二选并寝。泰豫元年,兴宗征还京师,表其殊行,宜举拔显选,以劝风俗。举为太学博士。会兴宗薨,事不行。明年,元徽元年,卒于家。原平少长交物,无忤辞于人,与其居处者数十年,未尝见喜愠之色。三子一弟,并有门行。长子伯林,举孝廉,次子灵馥,儒林祭酒,皆不就。
严世期,会稽山阴人也。好施慕善,出自天然。同里张迈三人,妻各产子,时岁饥俭,虑不相存,欲弃而不举。世期闻之,驰往拯救,分食解衣,以赡其乏,三子并得成长。同县俞阳妻庄年九十,庄女兰七十,并各老病,单孤无所依,世期衣饴之二十余年,死并殡葬。宗亲严弘、乡人潘伯等十五人,荒年并饿死,露骸不收,世期买棺器殡埋,存育孩幼。山阴令何曼之表言之。元嘉四年,有司奏榜门曰“义行严氏之闾”,复其身徭役,蠲租税十年。
诗句翻译:
严世期好施慕善,出自天然:严世期(会稽山阴人),性格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他出身高贵,具有高尚的德行和卓越的才识,不拘泥于世俗的偏见。
同里张迈三人,妻各产子:同里张迈的三个儿子,各自生下孩子。然而,当年岁饥荒、生活艰难时,他们担心自己不能养活自己的孩子,因此想放弃生育。
严世期闻之,驰往拯救:严世期听说后,立即前往救助,分食共享、解衣相赠,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三子并得成长:通过严世期的援助和自己的努力,这三位兄弟的孩子得以健康成长。
宗亲严弘、乡人潘伯等十五人,荒年并饿死:在同一时期,其他宗族成员和乡邻也遭遇了饥荒,其中十五人在荒年中相继饿死,尸骨暴露而无处安葬。
世期买棺器殡埋:严世期为这些人购买棺材和埋葬用品,帮助他们安葬。
山阴令何曼之表言之:山阴县令何曼之将这一感人至深的故事上报朝廷。
元嘉四年,有司奏榜门曰“义行严氏之闾”:在元嘉四年(宋孝武帝刘骏年号),相关官员上奏表彰严家的行为,将其命名为”义行严氏之家”。
复其身徭役,蠲租税十年:因此,严家被免除徭役十年,免除租税十年,以示朝廷对他们行为的肯定与奖励。
《宋书·卷九十一·列传第五十一·孝义》中的严家故事,通过描述严世期对他人无私的帮助和牺牲个人利益的行为,展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仁爱精神。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个人品德的高尚,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德行为的重视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