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熙初,何无忌又请为右军司马。高祖命为徐州治中从事史,除员外散骑常侍,并不就。家在会稽上虞。从兄敬弘为吏部尚书,奏曰“圣明司契,载德惟新,垂鉴仄微,表扬隐介,默语仰风,荒遐倾首。前员外散骑常侍琅邪王弘之,恬漠丘园,放心居逸。前卫将军参军武昌郭希林,素履纯洁,嗣徽前武。并击壤圣朝,未蒙表饰,宜加旌聘,贲于丘园,以彰止逊之美,以祛动求之累。臣愚谓弘之可太子庶子,希林可著作郎”即征弘之为庶子,不就。太祖即位,敬弘为左仆射,又陈“弘之高行表于初筮,苦节彰于暮年。今内外晏然,当修太平之化,宜招空谷,以敦冲退之美”元嘉四年,征为通直散骑常侍,又不就。敬弘尝解貂裘与之,即着以采药。
性好钓,上虞江有一处名三石头,弘之常垂纶于此。经过者不识之,或问“渔师得鱼卖不”弘之曰“亦自不得,得亦不卖”日夕载鱼入上虞郭,经亲故门,各以一两头置门内而去。始宁汰川有佳山水,弘之又依岩筑室。谢灵运、颜延之并相钦重,灵运与庐陵王义真笺曰“会境既丰山水,是以江左嘉遁,并多居之。但季世慕荣,幽栖者寡,或复才为时求,弗获从志。至若王弘之拂衣归耕,逾历三纪。孔淳之隐约穷岫,自始迄今。阮万龄辞事就闲,纂成先业。浙河之外,栖迟山泽,如斯而已。既远同羲、唐,亦激贪厉竞。殿下爱素好古,常若布衣,每忆昔闻,虚想岩穴,若遣一介,有以相存,真可谓千载盛美也”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诗的原文
义熙初,何无忌又请为右军司马。高祖命为徐州治中从事史,除员外散骑常侍,并不就。家在会稽上虞。从兄敬弘为吏部尚书,奏曰“圣明司契,载德惟新,垂鉴仄微,表扬隐介,默语仰风,荒遐倾首。前员外散骑常侍琅邪王弘之,恬漠丘园,放心居逸。前卫将军参军武昌郭希林,素履纯洁,嗣徽前武。并击壤圣朝,未蒙表饰,宜加旌聘,贲于丘园,以彰止逊之美,以祛动求之累。臣愚谓弘之可太子庶子,希林可著作郎”即征弘之为庶子,不就。太祖即位,敬弘为左仆射,又陈“弘之高行表于初筮,苦节彰于暮年。今内外晏然,当修太平之化,宜招空谷,以敦冲退之美”元嘉四年,征为通直散骑常侍,又不就。敬弘尝解貂裘与之,即着以采药。
性好钓,上虞江有一处名三石头,弘之常垂纶于此。经过者不识之,或问“渔师得鱼卖不”弘之曰“亦自不得,得亦不卖”日夕载鱼入上虞郭,经亲故门,各以一两头置门内而去。始宁汰川有佳山水,弘之又依岩筑室。谢灵运、颜延之并相钦重,灵运与庐陵王义真笺曰“会境既丰山水,是以江左嘉遁,并多居之。但季世慕荣,幽栖者寡,或复才为时求,弗获从志。至若王弘之拂衣归耕,逾历三纪。孔淳之隐约穷岫,自始迄今。阮万龄辞事就闲,纂成先业。浙河之外,栖迟山泽,如斯而已。既远同羲、唐,亦激贪厉竞。殿下爱素好古,常若布衣,每忆昔闻,虚想岩穴,若遣一介,有以相存,真可谓千载盛美也”
”`
翻译
1. 注释
- 义熙: 指宋文帝刘裕的第三个年号,即公元405年至416年的一段时间。
- 何无忌: 南朝宋时期人物,曾请求担任右军司马一职。
- 高祖: 刘裕(即宋文帝)的父亲刘翘。
- 徐州: 东晋和宋朝时的州名,相当于现在的江苏省一带。
- 吏部尚书: 古代官职之一,主管吏部人事任免等事务。
- 琅邪王: 指当时的王子,姓王名弘之。
- 武昌郭希林: 指郭希林,曾任武昌太守,后任通直散骑常侍。
- 太子庶子: 太子的助手,负责太子日常事务的管理。
- 著作郎: 古代官职之一,掌管文史典籍编纂工作。
- 敬弘: 何无忌的堂兄,曾任吏部尚书。
- 左仆射: 古代官职之一,是宰相的一种。
- 敬弘: 何无忌的堂兄,曾任左仆射。
- 开篇诗: 描述何无忌的才能和性格。
- 三石头: 位于上虞江边的一块地名。
- 始宁汰川: 位于上虞附近的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 羲、唐: 指南朝时期的两位杰出人物,羲是王羲之,唐朝是指唐太宗李世民。
- 孔淳之: 孔熙先的字,他是东晋时期的著名学者和隐士。
- 阮万龄: 阮佃夫,他的事迹在《晋书》中有记载。
- 浙河: 浙江的古称。
2.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何无忌的生活和行为,展示了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性格。诗中多次提到何无忌拒绝朝廷邀请、隐居山林、潜心学术的行为,反映了他对世俗权力的不屑和对内心信仰的追求。这种高尚的人生态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也为后世所传颂。此外,诗中通过对其他历史人物的引用(如王羲之、孔熙先和唐太宗李世民),进一步强调了何无忌的高洁品格和他对社会的影响。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美,还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气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