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太子舍人,不就。颜竣为东扬州,发教饷百年谷五百斛,不受。时山阴又有寒人姚吟,亦有高趣,为衣冠所重。义阳王昶临州,辟为文学从事,不起。竣饷吟米二百斛,吟亦辞之。百年孝建元年卒山中,时年八十七。蔡兴宗为会稽太守,饷百年妻米百斛,百年妻遣婢诣郡门奉辞固让,时人美之,以比梁鸿妻。
王素,字休业,琅邪临沂人也。高祖翘之,晋光禄大夫。素少有志行,家贫母老。初为庐陵国侍郎,母忧去职。服阕,庐陵王绍为江州,亲旧劝素修完旧居,素不答,乃轻身往东阳,隐居不仕,颇营田园之资,得以自立。爱好文义,不以人俗累怀。世祖即位,欲搜扬隐退,下诏曰“济世成务,咸达隐微,轨俗兴让,必表清节。朕昧旦求善,思惇薄风,琅邪王素、会稽朱百年,并廉约贞远,与物无竞,自足皋亩,志在不移。宜加褒引,以光难进。并可太子舍人”大明中,太宰江夏王义恭开府辟召,辟素为仓曹属。太宗泰始六年,又召为太子中舍人,并不就。素既屡被征辟,声誉甚高。山中有蚿虫,声清长,听之使人不厌,而其形甚丑,素乃为《蚿赋》以自况。七年,卒,时年五十四。
隐逸:宋书·卷九十三·列传第五十三·隐逸
诗句
除太子舍人,不就。颜竣为东扬州,发教饷百年谷五百斛,不受。时山阴又有寒人姚吟,亦有高趣,为衣冠所重。王素,字休业,琅邪临沂人也,家贫母老。初为庐陵国侍郎,母忧去职。服阕,庐陵王绍为江州,亲旧劝素修完旧居,素不答,乃轻身往东阳,隐居不仕。
译文
- 颜竣之馈赠:颜竣担任东扬州长官时,向他的下属蔡兴宗发送五百斛的粮食。蔡兴宗拒绝了颜竣的馈赠。
- 姚吟的高趣:山阴地区有一个名叫姚吟的人,他有着高雅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深受当时知识分子的喜爱和尊重。
- 王素的生平:王素,字休业,是琅邪临沂的人。他的祖父是晋朝的光禄大夫。王素年轻时就有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志向,家境贫寒,母亲年事已高。他在庐陵任职期间,因母亲的去世而辞职回家侍奉。
注释
- 宋书(全文在线阅读):南朝梁·沈约著《宋书》
- 《易》曰:天地闭,贤人隐:指自然与世隔离,贤者遁入深山中,不再问世。
- 遁世无闷:逃避世俗纷扰,内心没有忧虑。
- 幽人贞吉:《论语》作:指隐居生活的人,他们的品行纯正,能够达到内心的平和。
- 筑室于钟山西岩下:在钟山的西面岩石下面建造了房屋。
- 招隐馆:朱次宗为皇太子诸王讲解《丧服经》的处所。
- 自华林东门入延贤堂就业:自华林东门进入延贤堂工作。
- 雷次宗不救所疾:指雷次宗不医治自己的疾病。
- 天慈弘被:上天恩泽广布。
- 克己复礼:严格约束自己并遵循礼仪。
- 明旦亦复如此:第二天早晨还是这样。
- 樵箬置道头:用樵夫卖的竹筐摆在路口。
- 须者随其所堪多少:根据需要的数量来定价。
- 好饮酒:喜好饮酒。
- 遇醉或失之:遇到喝醉酒的时候会丢失一些物品。
赏析
王素、颜竣、姚吟等人物都是隐逸的代表,他们通过隐逸生活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王素虽然出身高贵,但选择隐退山林,不为名利所动,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和人生信念。颜竣之馈赠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之士的重视和尊崇,尽管遭到了拒绝,但他的行为也展现了个人品质的高尚。姚吟的高趣则体现了他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成为当时文人墨客争相效仿的对象。这些人物的生活选择不仅展示了他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隐逸文化的接受和尊重。隐逸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