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臣曰:夫独往之人,皆禀偏介之性,不能摧志屈道,借誉期通。若使值见信之主,逢时来之运,岂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盖不得已而然故也。且岩壑闲远,水石清华,虽复崇门八袭,高城万雉,莫不蓄壤开泉,仿佛林泽。故知松山桂渚,非止素玩,碧涧清潭,翻成丽瞩。挂冠东都,夫何难之有哉。

【译文】

史书记载:那些独自隐居的人,都禀有偏激而耿直的本性,不能被挫折志向和改变道路,借助美名来求通达。如果遇到能够信任他、赏识他的君主,又恰逢时机出现,难道会放弃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吗?那只是迫不得已的情况罢了。而且山水之间幽深静谧,岩石水潭清澈秀丽,虽然宫殿门楼高耸入云,城墙高大坚固,但所有的一切,都是为涵养水源、开凿泉水准备的。所以,松山桂渚,不仅仅是观赏的景物,碧涧清潭,也能成为人们欣赏的美丽景色。挂冠东都,有什么困难呢!

【赏析】

此篇主要叙写隐逸之人,他们不慕权势,不趋富贵,而是以高尚的道德修养为人生目标;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富有哲理性。

首二句“夫独往之人,皆禀偏介之性,不能摧志屈道,借誉期通”,是说那些独自隐居之人,都有一种偏激而耿直的品性,不会为了追求功名而屈从于权贵。接着三句“若使值见信之主,逢时来之运,岂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则进一步说明,如果他们能碰到一个明君,得到重用的时机,那么他们就会放下心中的忧愁,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最后三句“盖不得已而然故也”,则是说,这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不是他们的本意。

接下来四句“且岩壑闲远,水石清华,虽复崇门八袭,高城万雉,莫不蓄壤开泉,仿佛林泽”,则是对前面所叙述的隐逸之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这里所说的“岩壑闲远”,指的是山林之间的幽静;“水石清华”则是指水中的清澈与岸边石头的秀丽。这些都是隐逸之人喜爱的环境。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也不忘汲取大地之精华,涵养生命之源泉。这种生活态度,正是他们高尚品德的表现。

接下来六句“故知松山桂渚,非止素玩,碧涧清潭,翻成丽瞩”,则是说,这些优美的风景不仅仅是他们欣赏的对象,更是他们精神寄托之所在。他们在这里寻找到了生命的真谛,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

最后一句“挂冠东都,夫何难之有哉”,则是说,既然已经做出了隐居的决定,那么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呢?这里的“挂冠”,是指辞去官职,选择隐居。“东都”,则是指洛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隐居并不难,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就一定能做到。

整篇文章通过对隐逸之人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他们高尚品质的赞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