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升曜,龟籍流芳。
俗资儒从,化以学昌。
葳蕤四代,昭晰三王。
挥发性灵,财成教方。(一章)
时陂乐沦,风凋礼失。
缝掖不衣,章句岂术。
蕴金孰砥,怀玉焉器。
养正者睿,敷文惟懿。(二章)
帝则昭天,皇图轶古。
乃圣乃神,重规叠矩。
霞构两庠,星陈二序。
横经若林,负书被宇。(三章)
国绪克隆,储晖允镜。
玉粹萧芬,体元居正。
温文自躬,敦悦以性。
崇道让齿,业大德盛。(四章)
高殿既筵,远言既宣。
穷理尽奥,阐几洞玄。
降情肃币,盥圣荐贤。(五章)
诗句与译文对照#### 龙图升曜,龟籍流芳。
- 龙图升曜:指的是古代的图书,龙形图案象征着尊贵,升耀则意味着其被重视并受到尊崇。
- 龟籍流芳:龟甲是古代的珍贵文献,流传至今仍然芬芳四溢,象征这些文献的价值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俗资儒从,化以学昌。
- 俗资儒从:世俗之人通过学习儒家经典而获得智慧和知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 化以学昌:文化因学问而繁荣发展。
葳蕤四代,昭晰三王。
- 葳蕤四代:葳蕤形容草木茂盛,四代即指历史上的四个朝代,这里用来形容历史的深厚和文化遗产的丰富。
- 昭晰三王:清晰明了地描绘了历史上三个著名的君王,如尧、舜、禹等,强调了他们治理国家的才能。
挥发性灵,财成教方。(一章)
- 挥发性灵:比喻圣人的思想精神具有感染力,能够启发人心。
- 财成教方:财富可以用来教化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时陂乐沦,风凋礼失。
- 时陂乐沦:时代变迁,欢乐和乐趣逐渐消失。
- 风凋礼失:风俗习惯逐渐衰败,礼仪不再被遵循。
缝掖不衣,章句岂术。
- 缝掖不衣:指穿着朴素,不注重华丽打扮。
- 章句岂术:过分追求文字上的推敲和理解,忽略了实质内容。
蕴金孰砥,怀玉焉器。
- 蕴金孰砥:比喻人应该像金子一样经过打磨才显得光彩夺目。
- 怀玉焉器:怀藏宝贵的玉石,需要适当的容器来展示其价值。
养正者睿,敷文惟懿。(二章)
- 养正者睿:培养正直的人是智慧的表现。
- 敷文惟懿:传播文化是高尚的行为。
帝则昭天,皇图轶古。
- 帝则昭天:皇帝的德行光明照人。
- 皇图轶古:帝王的志向超越古代的典范。
乃圣乃神,重规叠矩。
- 乃圣乃神:既圣明又神圣。
- 重规叠矩:重复规矩,比喻行为标准严谨一致。
霞构两庠,星陈二序。
- 霞构两庠:如同彩虹构筑学校,美丽而壮观。
- 星陈二序:星辰排列在两个院落,形象地描述了学院的布局和秩序。
国绪克隆,储晖允镜。
- 国绪克隆:国家的历史延续不断,如同复制一般。
- 储晖允镜:国家的光辉照耀四方,成为一面镜子反映现实。
玉粹萧芬,体元居正。
- 玉粹萧芬:形容玉质地纯净且芳香。
- 体元居正:本体清正,行事正直。
温文自躬,敦悦以性。
- 温文自躬:温和有礼地对待自己。
- 敦悦以性:以诚恳的态度待人接物。
崇道让齿,业大德盛。(四章)
- 崇道让齿:推崇道德修养,尊重年长者。
- 业大德盛:事业成功,德行高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及其特征,以及个人品德的追求,传达了对传统价值的重视和对道德行为的赞赏。通过对历史的描述和个人品德的赞扬,诗人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和对美好人性的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充满了传统文化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