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堂犹集雁,仙竹几成龙。
聊承丹桂馥,远视白云峰。
风窗穿石窦,月牖拂霜松。
暗谷留征鸟,空林彻夜钟。
阴崖未辨色,叠树岂知重。
溘此哀时命,吁嗟世不容。
无由访詹尹,何去复何从。

注释:

入龙丘岩精舍诗:我进入龙丘岩的精舍。法堂犹集雁,仙竹几成龙。在法堂里还能听到一群大雁鸣叫,仙竹也好像已经成仙了。 聊承丹桂馥,远视白云峰。我在这里享受着丹桂的清香,远远地观赏着白云般的山峰。风窗穿石窦,月牖拂霜松。风从石缝中穿过,月光照耀着霜白的松树。暗谷留征鸟,空林彻夜钟。深山中的小路上还留着归巢的鸟儿,空荡荡的树林里传来了深夜的钟声。阴崖未辨色,叠树岂知重。阴森的山崖上看不清颜色,重重的树林又怎么能知道它们多重呢?溘此哀时命,吁嗟世不容。我突然感到哀伤自己的命运,感叹世间不容我啊!无由访詹尹,何去复何从?我不知道该去哪里寻找那位仙人詹尹,又该去哪里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田园诗。作者以游仙诗的形式,描绘出一幅幽深静谧、清旷高远的山居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之情。全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想。

首联“法堂犹集雁,仙竹几成龙。”描绘了法堂内的大雁鸣叫声和仙竹仿佛已经成仙的场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法堂内与仙竹之间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颔联“聊承丹桂馥,远视白云峰。”继续描绘了诗人在法堂内欣赏丹桂香和遥望白云峰的景象。这句诗通过“聊承”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法堂中的悠然自得,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于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厌倦。

颈联“风窗穿石窦,月牖拂霜松。”描写了风吹过石头缝隙的声音和月光照耀着霜白的松树的情景。这句诗通过声音和光线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安详。

尾联“暗谷留征鸟,空林彻夜钟。”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所见的一幕:深谷中留有归巢的鸟儿,空荡荡的树林中传来了深夜的钟声。这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出了山林的幽静与深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两句“阴崖未辨色,叠树岂知重。”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感慨。他感叹自己的生命如同阴暗的山谷一样难以分辨,而重重的树木也无法衡量其重量。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悲哀,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