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
是时张博望,夜赴交河城。
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
君恩未得报,何论身命倾。

【注释】:

羽檄:紧急文书,古代用来传达军情的文书。

博望:张骞,字子期,汉武帝时出使西域的大宛国,因功封博望侯。这里是用其名来代指张骞。

夜赴:夜晚出发。交河城: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交河国都城。

马头:马的头部。落日:夕阳。

剑尾:剑的尾部。掣:拉。流星:流星雨,天空中划过一道亮光后很快消失。

君恩:皇上的恩惠。报:报答。

身命:生命,性命。倾:倒。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五言律诗《关山月》的前四句。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将士在边关守夜的情景。前四句描绘了将军急报边关,战事紧张,战事激烈,将军深夜奔赴前线的场面。后四句则表现了将军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以及他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担忧。

首联“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羽檄,即紧急文书,这里指的是边关战火纷飞,紧急情况不断传来。烽烟,古代边防报警用的烟火。这句诗通过描绘战争的紧张气氛,表达了边关的危机感和紧迫性。

颔联“是时张博望,夜赴交河城”。张博望是指西汉时期的张骞,他曾出使西域,与大宛国建立了友好关系。这句诗以张骞为喻,表示当时有勇者正夜以继日地奔赴战场,保卫国家的安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战争环境是多么的危险和严峻。

颈联“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马头要落日,意味着马儿正在奋力向前奔跑,想要赶在落日之前赶到目的地。剑尾掣流星,形容剑光闪烁如同流星般划过天际。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将领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在战场上的威猛形象。

尾联“君恩未得报,何论身命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在国家危难之际,人们应该更加珍视自己的生命和尊严,同时也要为国家的安危着想。这种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对于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