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眺京洛,街巷何纷纷。
回首望长安,城阙郁盘桓。
日出照钿黛,风过动罗纨。
齐童蹑朱履,赵女扬翠翰。
春风摇杂树,葳蕤绿且丹。
宝瑟玫瑰柱,金羁玳瑁鞍。
淹留宿下蔡,置酒过上兰。
解眉还复敛,方知巧笑难。
佳期空靡靡,含睇未成欢。
嘉客不可见,因君寄长叹。
诗句解析:
- 登高望春诗 - 这一句可能是诗歌的名称,描述了作者登上高处远眺春天的景象。
- 登高眺京洛,街巷何纷纷。 - “登高”意味着站在高处俯瞰,“眺京洛”则指的是远眺京城和洛阳(古代的都城)。”街巷何纷纷”形容街道小巷中人来人往、繁忙热闹。
- 回首望长安,城阙郁盘桓。 - 这里“回头”表明作者在高处回望,而“长安”是古都名,代表当时的首都。“城阙郁盘桓”描绘了长安古城的壮丽与古老。
- 日出照钿黛,风过动罗纨。 - “日出”指的是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照钿黛”(一种女子化妆用的化妆品)暗指女子的美丽。“风过动罗纨”形容微风拂过,罗衣摆动。
- 齐童蹑朱履,赵女扬翠翰。 - “齐童”可能是指年轻的贵族子弟,穿着红色鞋履;“赵女”则可能指贵族妇女,佩戴着绿色的头饰。
- 春风摇杂树,葳蕤绿且丹。 - “春风”是春季的象征,“摇杂树”形容树木在风中摇曳生姿。”葳蕤绿且丹”描绘了树木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景象。
- 宝瑟玫瑰柱,金羁玳瑁鞍。 - “宝瑟”是一种精美的琴,而“玫瑰柱”可能指的是琴柱上镶嵌的珠宝或图案。“金羁玳瑁鞍”指的是马具中的装饰物,暗示马匹昂贵。
- 淹留宿下蔡,置酒过上兰。 - “淹留”表示停留的意思,“下蔡”可能是指地名,而“置酒过上兰”描述了一场在美丽的兰花盛开时举行的宴会。
- 解眉还复敛,方知巧笑难。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美丽事物的短暂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
- 佳期空靡靡,含睇未成欢。 - “佳期”指的是美好的时光或者约会,”靡靡”形容时光的流逝。”含睇未成欢”则表达了对美好但未能实现的时光的惋惜。
- 嘉客不可见,因君寄长叹。 - 这里的“嘉客”可能是指尊贵的朋友或者爱人,“因君寄长叹”则是说由于不能见到这位朋友或爱人,诗人不禁长吁短叹。
译文:
站在高处眺望,京城的街巷熙熙攘攘。转身望向远方的长安,古老的城墙依旧屹立。太阳初升映照着妆粉般的容颜,微风吹过带动着轻盈的罗衣。年轻贵族子弟踩着红鞋,贵族妇女佩戴翠色头饰。在春风的吹拂下,各种树木摇曳生姿,展现出绿与红的交相辉映。精美的乐器、华丽的马具、昂贵的装饰品点缀其间。我们在这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美酒佳肴令人陶醉。然而,美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它们的美丽转瞬即逝,让人感叹不已。虽然我们期待的美好时光无法实现,但我们仍然要为它留下深刻的印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站在高楼上远眺春景时的感受和所见所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街巷何纷纷”、“春风摇杂树”,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通过人物的活动,如“齐童蹑朱履”、“赵女扬翠翰”,展示了春天的繁华与社会风貌。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如“佳期空靡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无法实现的愿望的遗憾。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满了诗意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