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华照冰彩,灼烁自相明。
阴潭欲半解,阳岸已全轻。
未释苔文隐,将销草气生。
稍得观鱼上,非独见孤惊。
傥逢魏后术,当验可为城。

《咏冰应教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由沈君攸创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日华照冰彩,灼烁自相明:描述了阳光照射下冰面的色彩和光泽,以及冰与光线相互映照的景象。这里的“灼烁”描绘了阳光的明亮和热量,使得冰面上的每一处都显得格外耀眼。

  2. 阴潭欲半解,阳岸已全轻:描绘了阳光逐渐照射到水中,水面开始变得明亮,而岸边的冰则因为阳光的作用而逐渐变轻。这里的“半解”意味着水面开始变得清晰,而“全轻”则形象地表达了阳光带给冰块的重量减轻。

  3. 未释苔文隐,将销草气生:这里的“未释”意味着冰面上的苔藓还未完全消失,而随着冰的融化,原本附着在冰上的草的气息也随之消散。

  4. 稍得观鱼上,非独见孤惊:这里通过观察鱼儿在水中游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赏。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没有因为冰面的融化而感到惊恐。

  5. 傥逢魏后术,当验可为城:借用了历史上魏国的将领孙吴的故事,表示如果能够像孙吴一样有智慧和策略,就能够在困难中建立城池。这里的“魏后术”指的是孙吴,他以智谋著称于世。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智慧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