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不极,白日隐光辉。
霭霭朝云去,溟溟暮雨归。
岩悬兽无迹,林暗鸟疑飞。
枕席竟谁荐,相望空依依。
诗句释义:
巫山高: 这是诗的开头,直接点明了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对巫山的赞美或感叹。”巫山”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用来象征高山或高峰,这里的”巫山高”可以理解为对巫山之高的赞美。
巫山高不极: 这句诗表达了巫山的高耸入云,没有尽头的意思。”极”字在这里有极限、终点的意思,强调了巫山之高的非凡与壮观。
白日隐光辉: 这句诗描绘了白天阳光透过云雾的景象,虽然阳光明媚,但因为云雾的存在,阳光无法完全照射到地面,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霭霭朝云去: 描述了早晨云雾缭绕的景象,”霭霭”形容雾气浓密,”去”表示消散或离去。这里表现了自然界的一种宁静和和谐。
溟溟暮雨归: “溟溟”也是形容雾气浓厚的样子,”暮雨归”则是描述傍晚时分雨水开始下落的情景。这句话让人感觉到一种宁静而深沉的美。
岩悬兽无迹: “岩悬”指的是山崖高悬,”兽无迹”则意味着山中没有任何动物的痕迹。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神秘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超然和宁静的感觉。
林暗鸟疑飞: 描述了树林中光线昏暗,鸟儿似乎在寻找出路的情景。”疑飞”表现出鸟儿的迷茫和不确定,增添了一份生动感。
枕席竟谁荐: 这句诗表达了对枕头和席子(可能指床)谁来使用的问题,反映出孤独和寂寞的情感。”荐”在这里有提供、贡献的意思,表达了缺乏陪伴的遗憾。
相望空依依: 最后的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或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依依”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绝,无法割舍。
译文:
巫山高不可测,日影在其中隐藏。
薄雾笼罩朝霞散,黄昏细雨归途长。
悬崖峭壁上不见踪迹,森林里昏暗鸟儿飞翔。
枕边何人共枕席?相思之情难以解。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人间离别的感慨。首句以“巫山高”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神秘而壮丽的自然景象之中。接着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白天和夜晚的不同景象,既有阳光下的明亮,也有云雾中的朦胧,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变化无穷。
诗歌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意象和比喻,如“岩悬兽无迹”中的“无迹”暗示了山中的寂静和神秘,而“相望空依依”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这些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人文情怀,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通过对大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对情感的深情抒发,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视野,也传递了对生命、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