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春尚芳菲,中园飞桃李。
是时乃季月,兹日叶上巳。
既有游伊洛,可以祓溱洧。
得性足为娱,高堂聊复拟。
高堂亦有趣,图缋此芳轨。
栖遁称式骖,善政日驯雉。
兰桂观往辙,簪裾蹑前趾。
啼禽静或喧,花落低还起。
水雾遥混杂,山云远相似。
坐客听一言,随吾祛俗鄙。

【注】禊:古代的一种风俗,为除不祥,人们在水边祭祀,以鱼、鳖的血涂在器具上。

中园:庭院。

是时乃季月:此时正是农历二月的末梢。

兹日叶上巳:此日是上巳节。

有:通“又”。

游伊洛:游览伊洛地区。伊水在河南洛阳附近,洛水在河南洛阳附近,二水合流处为洛阳。

高堂:指家庙或祖庙,即宗庙。

式骖:指车驾。

善政日驯雉:善政能使野鸡归顺。善政,指治理得好的政治。驯,驯服,归顺。雉,野鸡。

兰桂观往辙:兰桂,兰花和桂花,比喻贤人。

簪裾蹑前趾:穿着官服的人在前行走。簪,插在头发上的首饰。裾,下摆。趾,脚后跟。

啼禽静或喧:鸟鸣声时而安静时而喧闹。

花落低还起:花朵凋落后又重新盛开。

遥混杂:遥遥地混合在一起。

山云远相似:远处的山与云的颜色相似。

随吾祛俗鄙:跟着我除去世俗鄙陋的习气。

【译文】:

春天已经快结束了,我们来参加这次春宴吧!

这时是农历二月的末梢,今天是上巳节。

既然有游玩的机会,就让我们洗去身上的污垢,到伊洛地区去游览一番吧!

得到本性的快乐就是最大的快乐,高堂(家庙)里聊且模仿一下古人的行为举止吧!

家庙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绘制画像,这些都是古代贤人的典范。

隐居遁世的人常常称道式骖(即驾驭着马车)出游,善治之政能使野鸡都归顺。

观赏兰和桂,看看古代的贤人是怎样做的,他们穿官服在前面走啊走。

鸟儿的叫声有时安静有时喧闹,花儿凋谢后又重新开放。

远远望去,山上的雾气和云彩混为一体,颜色相像。

在座的客人听到这一段话,就会摆脱世俗鄙陋的想法。

【赏析】:

《春色禊辰尽当曲宴各赋十韵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二月(761年)。当时杜甫因避战乱而迁居成都草堂,与好友严武等一起饮酒赋诗。这首诗便是他应严武之请所创作的一首。

首联两句写春光已尽,人们相聚饮酒赏春。“芳菲”,芳香的花。“中园飞桃李”中的“中园”指的是诗人在成都的草堂,“飞桃李”则是指桃花与李花盛开,春天即将过去。“是时乃季月”,此处的“季月”指的是晚春时节,此时正是农历二月的末梢。“兹日叶上巳”,这里的上巳节是指上巳日,即阴历三月初三日。《后汉书·仲长统传》记载:“三月上巳,官民皆洁於庭除,修除园囿,纳馀利,以环筑城郭。”因此上已日又称“修禊日”、“三月三”。

颔联两句点明聚会的时间是在上巳节这天。“既”是已经的意思,这里指已经到来;“游伊洛”,指的是游览伊水和洛水交汇处的洛阳。伊水在河南省境内,洛水在河南省境内,二水合流处就是洛阳,所以洛阳又叫洛州。洛阳是古都名城,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在此举行。

颈联两句写在伊洛地区游览的情景。“得性足为娱”,这里的“得性”是说得到本性的乐趣。“足为娱”是说足够使人们感到愉快了。“高堂”,指家庙或宗庙;“式骖”,指驾车;“善政”,指良好的治理;“归雉”,指野鸡;“驯”,“归顺”;“复拟”,即再模仿、再学习的意思。

尾联两句写游览归来的感受。“高堂亦有趣”,意思是家庙也很有趣,因为这里有很多贤人留下的事迹;“图缋此芳轨”,意思是画出的这些贤人们的故事就是美好的榜样。“栖遁称式骖”的意思是隐居者称赞式骖的驾车本领;“善政日驯雉”的意思是善于治理政事的人可以使野鸡归顺。“兰桂观往辙”的意思是观察那些贤人留下的足迹;“簪裾蹑前趾”的意思是跟随他们的步伐。“啼禽静或喧”两句的意思是鸟儿的叫声有时安静有时喧闹;“花落低还起”两句的意思是花儿凋谢后又重新开放。“水雾遥混杂”两句的意思是远远望去,山上的雾气和云彩混为一体;“山云远相似”两句的意思是远处的山与云的颜色相似。“随吾祛俗鄙”两句的意思是在座的客人听到这一段话就会摆脱世俗鄙陋的想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