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千年始一生,黄河千年始一清。
摄提以之而从纪,玉烛于是而文明。
东南可以补地阙,西北可以正天倾。
浮鼋则东海可厉,运锸则南山可平。
众仙就朝于瑶水,群帝受享于明庭。
怀和则韎任并奏,功烈则钟鼎俱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属于《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中的第16篇。这首诗的大意是赞美黄河的壮丽景色和它对人类的贡献。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圣人千年始一生,黄河千年始一清。
圣人经过千年才能成就一生的伟大事业,黄河历经千年才能清澈见底。
摄提以之而从纪,玉烛于是而文明。
星辰按照它(黄河)来记录年月,光明如同玉烛一样照耀着人间。
东南可以补地阙,西北可以正天倾。
东方可以补充大地的空缺,西方可以矫正天的倾斜。
浮鼋则东海可厉,运锸则南山可平。
浮游在东海上的鼋可以磨砺砥柱山,挥动铁锹就能平整南面的山头。
众仙就朝于瑶水,群帝受享于明庭。
许多神仙都到瑶池朝拜,群帝们在华丽的殿堂享受祭祀。
怀和则韎任并奏,功烈则钟鼎俱铭。
心怀平和就会演奏乐器,功绩卓著就会刻上钟和鼎作为纪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黄河的描述,展现了它的壮丽景色和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诗人通过“圣人千年始一生”和“黄河千年始一清”等诗句,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众仙就朝于瑶水,群帝受享于明庭”等诗句,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