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宴延多士,鸿渐滥微薄。
临炎出蕙楼,望辰跻菌阁。
上征切云汉,俯眺周京洛。
城寺郁参差,街衢纷漠漠。
禁林寒气晚,方秋未摇落。
皇心重发志,赋诗追并作。
自昔承天宠,于兹被人爵。
选言非绮绡,何以俪金雘。

侍宴诗

清宴延多士,鸿渐滥微薄。

临炎出蕙楼,望辰跻菌阁。

上征切云汉,俯眺周京洛。

城寺郁参差,街衢纷漠漠。

禁林寒气晚,方秋未摇落。

皇心重发志,赋诗追并作。

自昔承天宠,于兹被人爵。

选言非绮绡,何以俪金雘。

注释:

【清宴】:指清正的宴会。

【延】:请。这里指皇帝请了很多文人雅士参加宴会。

【鸿渐滥微薄】:比喻才学不高而受到优待。鸿渐,大雁飞集的样子,这里指大雁南飞。滥,泛滥,引申为不精深。微薄,浅薄。

【临炎出蕙楼】:指皇帝从清凉的地方出来。炎,炎热。

【望辰跻菌阁】:指皇帝登上小山亭子。辰,星名,这里指星宿。菌,一种植物,这里借指草屋。阁,小亭子。

【上征切云汉】:指帝王之命高悬在云端之上,即高高在上的意思。

【俯眺周京洛】:指皇帝俯瞰京都洛阳。周京,古都名,这里借指洛阳。

【城寺郁参差】:形容城市和寺庙高低错落有致。

【街衢纷漠漠】:指大街上人很多,非常热闹。

【禁林】:皇宫的树林。禁,禁止、禁苑。

【寒气晚】:天气已冷。

【皇心重发志】:皇帝重新树立雄心壮志,即“发奋图强”。

【赋诗追并作】:即“赋诗以追和之”或“赋诗以相和”,是古代的一种礼仪活动。诗人应诏而作,皇帝则回以诗词相答。

【自昔承天宠】:自古以来就受到皇上的宠爱。自昔,自古以来。

【于兹】:于此,在这里。

【被人爵】:受封赐爵位的人。被,接受。

【选言非绮绡】:意思是选取言辞不是用华丽的丝织品。这里的绮绡,是指华贵艳丽的丝织品。

【俪金雘】:意思是文词之美与金玉之光彩相媲美。俪,对偶。金雘,黄金铸成的器物,这里指贵重的东西。

赏析:

《侍宴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是杜甫初入朝中时所作,当时他刚刚进入朝廷任职,这首诗就是他在朝廷里所作的第一篇诗。

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押韵规整。诗歌内容主要描述了皇帝请了许多文人雅士参加宴会的场景,以及诗人对这种场景的感受和思考。

首联“清宴延多士,鸿渐滥微薄。”,描绘了一幅盛大的宴席场景。这里的“清宴”指的是盛大而清静的宴席,而“多士”则是指许多文人雅士。这两句诗通过“鸿渐”和“滥微薄”两个成语,生动地表现了宴会的盛况和诗人的谦逊态度。

颔联“临炎出蕙楼,望辰跻菌阁。”,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具体场景。这里使用了“临炎出”和“望辰跻”两个成语来形容人物的行为举止。“临炎”指的是站在炎炎的烈日下,显示出诗人的豪迈气概;“出”则是从凉爽的地方走出来,表现出诗人的高洁品质。“蕙楼”是种名贵的香草,这里用来象征宴会的豪华;“菌阁”是一种草舍,这里用来象征宴会的简朴。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宴会的豪华与简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宴会的态度——既欣赏其豪华,又鄙视其奢华。

颈联“上征切云汉,俯眺周京洛。”,描绘了诗人对于宴会的感受。这里的“上征”和“俯眺”都是表达诗人对于宴会的观察和思考。“上征”表示诗人在宴会中的所见所闻;“俯眺”则表示诗人在宴会中的所思所感。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宴会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宴会的感受和思考,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见识。

尾联“城寺郁参差,街衢纷漠漠。”,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城市景观。这里的“城寺”指的是城市中的寺庙建筑;“街衢”则是城市的街道和巷道。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城市中的景色,进一步展现了宴会的繁华与喧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宴会的感慨之情——尽管宴会很热闹,但是对于诗人来说却感到有些厌烦。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和诗人的感受,展示了诗人对于宫廷生活的复杂情感和独特见解。一方面,他看到了宴会中的豪华与奢华;另一方面,他又感受到了宴会中的压抑与无聊。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意味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