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门凉气满,闲馆夕阴生。
弦随流水急,调杂秋风清。
掩抑朝飞弄,凄断夜啼声。
至人齐物我,持此悦高情。
【注释】
洞门:指山间的洞口。凉气满:清凉之气弥漫在山间。闲馆:清幽静谧的馆舍。夕阴:傍晚的阳光。弦:琴声。流水:指琴声如流水般急促。调杂:琴声中掺杂着秋风的萧瑟之声。掩抑:抑制,掩盖。朝飞弄:早晨的鸟雀鸣叫。凄断:形容凄凉哀婉。至人: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或圣人。齐物我:即“齐物”,指超脱世俗,物我两忘。持此:保持这种态度。悦高情:使高尚的情感得到满足。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听琴的五言律诗。诗人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万籁俱寂的秋天夜晚,通过描写琴声的变化,抒发了作者的心境和追求。全诗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首联两句先点题目,写景入韵。首句“洞门”二字,点明山居的幽僻,“凉气”二字则勾画出一个深山古洞中的环境。第二句“闲馆”二字,写出山居的静谧,而“夕阴”,又为下文写琴声作了铺垫。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山居的环境,而且把听琴的地点也交代得很清楚,为下文写琴声做了很好的铺垫。
颔联两句写琴声的起伏,与自然景色相协调。前一句“弦随流水急”,用比喻手法写出琴声如急流激水一般急促,表现出琴曲的欢快、热烈;后一句“调杂秋风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琴声如秋风一般悠扬、清亮,表现出琴曲的柔美、恬静。这两句诗既表现了琴声的变化多端,又写出了听琴者的心情变化,从急转到缓,从热转到凉,从快转到慢,从热烈转到恬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高山流水之间,聆听着那美妙动听的音乐。
颈联两句写琴声的变化给听者带来的感受。前一句“掩抑朝飞弄”,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晨鸡啼鸣的声响,使人联想到琴声被压抑住了。后一句“凄断夜啼声”,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夜莺啼鸣的声响,使人感到琴声已经断绝了。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琴声对自然界的影响,又写出了大自然对琴声的反应,从有到无,从乐到悲,使读者感到琴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
尾联两句写琴声对听者的影响。前一句“至人齐物我”,运用典证手法,引用了道家的“至人齐物我”这一典故,表明作者已经达到了超脱世俗的境界,能够将物我两忘。后一句“持此悦高情”,意思是说,保持这样的心态可以使高尚的情感得到满足。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琴声的感受,又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以及一系列动人的音响形象,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位超凡脱俗、心旷神怡的高人形象,同时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于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