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峰形似镜,构岭势如莲。
映林同绿柳,临池乱百川。
碧苔终不落,丹字本难传。
有迈东明上,来游皆羽仙。
【注释】
翠石:指山石的颜色。碧苔:绿色的苔藓。丹字:红色的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一座山峰的秀丽景色,并以此赞美这座名山。首句写峰形如镜,第二句写峰势如莲,第三句写林映峰色,第四句写池中百川,末句写东明山上,游人如云,皆成羽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五言,韵脚均用“上平十三元”。此诗以“应令”为题,应令即应制,是唐时一种文体,要求对仗工整,音韵谐调;又规定内容要写景抒情、叙事议论等。这种体裁一般篇幅较长,形式比较固定,讲究声律和对偶。李嘉祐的这首《赋得翠石应令》就是应“令”所作的七言律诗。
诗中描绘的是一座山石,而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石头的形状和颜色,而是通过其他景物衬托出石头的秀美。例如,“映林同绿柳”,“临池乱百川”,都是以自然景物来衬托石头的美丽。同时,诗人也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游人的赞叹来表达自己对石头的喜爱。这种手法既生动形象,又有深度,使人能够从中得到更广阔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