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指斜谷,剑道望中区。
通星上分野,作固下为都。
雅歌因良宋,妙舞自巴渝。
阳城嬉乐所,剑骑郁相趋。
五妇行难至,百两好游娱。
牲祈望帝祀,酒酹蜀侯姝。
江妃纳重聘,卓女爱将雏。
停弦时击爪,息吹更治朱。
脱衫湔锦浪,回扇避阳乌。
闻君握节返,贱妾下城隅。

蜀国弦歌篇十韵

铜梁指斜谷,剑道望中区。通星上分野,作固下为都。雅歌因良宋,妙舞自巴渝。阳城嬉乐所,剑骑郁相趋。五妇行难至,百两好游娱。牲祈望帝祀,酒酹蜀侯姝。江妃纳重聘,卓女爱将雏。停弦时击爪,息吹更治朱。脱衫湔锦浪,回扇避阳乌。闻君握节返,贱妾下城隅。

【注释】

铜梁:指四川重庆。

通星:指北斗七星。分野:分属的地域。

作固:建立巩固的国家。

良宋:指宋国。《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载,晋文公与宋襄公在泓水交战,宋襄公“使兹舆为右”,表示愿与晋人共同作战。

巴渝:指巴渝歌舞。

阳城:《后汉书·西南夷传》说,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南越王赵佗请内徙南越地区,汉武帝派遣任安等前往,到达番禺后,赵佗拒绝内徙。任安等人只好返回长安报告。后来赵佗自立为南越武帝,并称帝。

贱妾:指我。下城隅:指回到成都郊外。

【赏析】

本诗是《乐府三首·蜀国弦歌篇》中的第一首诗。这首诗以描写汉初的一段史事,歌颂了汉朝建立初期,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平定叛乱的历史功绩。全诗共四十二句,可分为六段。第一、二段写汉高祖刘邦平定三秦和平定蜀乱;第三、四段写汉高祖刘邦定都关东、平定天下;第五段写汉高祖刘邦平定南方;第六段写汉高祖刘邦逝世后哀伤的情景。

此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写汉高祖刘邦平定三秦、平定蜀乱、定都关东、平定天下、平定南方等历史事件的过程,歌颂了汉高祖刘邦的丰功伟绩,同时表现了诗人对这位伟大皇帝的赞美之情。

此诗语言流畅、质朴、自然,用词恰当、妥帖,没有雕琢的痕迹,是汉代民歌风格的典型代表。

第一段写汉高祖刘邦平定三秦:铜梁,指四川重庆;斜谷,即栈道,为古代入蜀之路;剑道,指由斜谷通往关中的道路。分野,指天象。上分野,指天上星宿所在之域。作固,指建立国家或建立王国。下为都,指建都于此。雅歌,指《诗经》中的《大雅》。因,凭借。良宋,指宋国。良,善。宋,古国名,在今河南商丘南。巴渝,即巴渝舞。宋、巴,皆指地名。阳城,山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嬉乐所,指游乐之地。剑骑,指武士。郁,多而盛貌。相趋,指相互追逐。

第二段写汉高祖刘邦平定蜀乱:五妇:泛指女子。难至,不易得到。百两:指贵重的东西。游娱:游玩娱乐。牲祈,指祭祀神灵以求保佑之意。酒酹,指向神灵敬献美酒。蜀侯:即蜀地诸侯,指蜀王刘璋。

第三段写汉高祖刘邦定都关东、平定天下:江妃、卓女:都是美女的代称。重聘,指多次订婚。将雏,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第四段写汉高祖刘邦平定南方:停弦,指停止弹琴唱歌。击爪,指击打乐器。息吹,指停止吹奏乐器。朱,指朱红色的衣服。

第五段写汉高祖刘邦逝世后哀伤的情景:贱妾,谦辞。下城隅,指回到成都郊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