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驾良难辩,司梦并成虚。
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
空闻延寿赋,徒劳岐伯书。
潜令六识扰,安能二惑除。
当须耳应满,然后会真如。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考查诗歌内容、表达技巧以及语言风格的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与分析。题干要求考生“逐句释义”,这是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一定要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词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句子进行具体赏析。“秘驾良难辩”,难以分辨;“司梦并成虚”,梦境成了虚无缥缈的东西;“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蝴蝶和鱼儿都难以验证;“空闻延寿赋,徒劳岐伯书”,只听说了《延寿赋》和《岐伯书》,却无从实践;“潜令六识扰,安能二惑除”指六种认识扰乱心神,又怎能除去两种迷惑呢?“当须耳应满,然后会真如”应当等到耳朵听得足够多,才能够理解真正的佛法。这五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理解上的困惑,即无法通过学习来真正领悟佛教的教义。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意思是要想真正理解佛法,必须广泛地了解佛法,并且要有充足的时间。
【答案】
1.(秘驾良难辩/司梦并成虚)难以分辨(梦境)
2.(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蝴蝶和鱼儿都难以验证
3.(空闻延寿赋,徒劳岐伯书)只听说了《延寿赋》和《岐伯书》,却无从实践
4.(潜令六识扰,安能二惑除)指六种认识扰乱心神,又怎能除去两种迷惑呢
5.(当须耳应满,然后会真如)应当等到耳朵听得足够多,才能够理解真正的佛法
6.译文:很难分辨出梦境的真实与否,我们无法验证它的真实性。我们无法通过书本来了解佛法,只能通过听闻和实践来领悟佛法的深意。我们无法消除内心的六种迷惑,只有通过不断地聆听和学习才能真正地理解佛法。我们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通过广泛的聆听和学习才能真正地理解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