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疾固无豫,晨衿怅已单。
气交蓬门疏,风数园草残。
荒墟半晚色,幽庭怜夕寒。
既悲月户清,复切夜虫酸。
流枕商声苦,骚杀年志阑。
临歌不知调,发兴谁与欢。
傥结弦上情,岂孤林下弹。
这首诗的作者是张九龄,字子寿,唐代开元时期的著名诗人。
诗句翻译:
- 负疾固无豫,晨襟怅已单。
身体不适本不应忧虑,但清晨起来却感到孤单。
- 气交蓬门疏,风数园草残。
秋风扫过稀疏的门扉,吹落了园中的残草。
- 荒墟半晚色,幽庭怜夕寒。
黄昏时分,荒芜的废墟上只有淡淡的色彩;幽静的庭院里,夕阳带来的寒意让人感到凄凉。
- 既悲月户清,复切夜虫酸。
既感月色清澈,又因夜虫的叫声而心生酸楚。
- 流枕商声苦,骚杀年志阑。
听那流离失所的声音,心中充满了悲伤,仿佛年华老去。
- 临歌不知调,发兴谁与欢。
听着歌声,我无法领会其曲调,兴起之情无人能与我同乐。
- 傥结弦上情,岂孤林下弹。
倘若能像在琴上调和情感那样,岂能孤独地在树林中弹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和哀愁。诗中“负疾”暗示着身体不佳,可能患有疾病;“晨襟怅已单”则反映了清晨起床时的心情。接着,诗人描绘了秋风拂过的荒凉景象,以及夕阳下的凄清氛围,这些都透露出一种孤独、冷清的情绪。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的失落感。他感叹自己虽然有才华却无法施展,只能独自承受这份忧伤。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