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马轻燕外,猎雉陋秦中。
朝车转夜毂,仁旗指旦风。
式宴临平圃,展卫写屠穹。
积崖疑造化,导水逼神功。
树静归烟合,帘疏返照通。
一逢尧舜日,未假北山丛。
【注释】:
《后园宴乐诗》,选自《全唐诗》卷二七六。
束马轻燕外,猎雉陋秦中。——从马场出发,去打猎的野雉。束马:把马系好。猎雉:打猎。
朝车转夜毂,仁旗指旦风。——早晨的车,夜晚的车轮,都指向着清晨的曙光。仁旗:仁政的象征。
式宴临平圃,展卫写屠穹。——举行宴会,在平地上。展卫:展示保卫。写屠穹:描绘屠杀的景象。
积崖疑造化,导水逼神功。——山崖堆积,如同大自然的创造。导水:引导水流。
树静归烟合,帘疏返照通。——树木静静地,与烟雾相合。帘疏:帘子稀疏。返照:夕阳余晖映在窗户上。
一逢尧舜日,未假北山丛。——一旦遇到圣明之世,就不需要像隐居的北山那样生活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任途中所作的一首即景抒情诗。
首联两句,写从马场出发,去打猎的野雉。“束马”二字点出此行的目的和时间,地点则隐含不露,为下文作铺垫。“猎雉”二字,既写出了打猎的内容,又暗含了作者的政治用意,因为雉是一种野禽,其出现往往预示着太平盛世的到来。
颔联以对偶形式,进一步描写狩猎的情景。“朝车转夜毂”,暗示了狩猎的时间是在白天,而“仁旗指旦风”则更形象地描绘了狩猎者挥动旗帜迎接朝阳的情景。这两句通过对仗工整、意象生动的描写,将狩猎者的喜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颈联两句,则转向了宴会的场景。“式宴临平圃”,意思是说举行宴会的地方是在平地上;“展卫写屠穹”,则是说宴会上展示了保卫国家的英勇事迹,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这两句虽然写的是宴会,但通过宴会这一载体,将狩猎者的喜悦之情和对国家的贡献之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尾联两句,则回到了现实。“一逢尧舜日”指的是诗人自己有幸遇到了圣明之世,而“未假北山丛”则表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没有必要像隐居的北山那样生活。这两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了,情感真挚自然,既有对狩猎生活的描绘,又有对宴会场景的回忆,更有对时代风云变化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