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既彻,献已周。竦灵驾,逝远游。洞四极,吊九县。庆方流,祉恒遍。
埋玉气,掩牲芬。晰神理,显国文。

【注释】

《昭夏》是《周官》中一篇,记载了祭祀天地时的各种礼节,这首诗就是写这种祭祀。方丘祭天,献上各种祭品,然后灵车启程,远游四方。祭天之后,又祭祀四方的诸侯,最后祭祀九州之长,庆贺四方平安,天下太平。祭后把玉埋入地下,掩埋牲体的香气,使神灵明了,国家文治。

【赏析】

《昭夏》是一篇记录了古代天子祭祀天地和诸侯的礼乐舞曲。《昭夏》全诗四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

第一、二句“奠既彻”至“逝远游”,写迎神送神仪式。

“奠既彻”:奠祭完毕撤去祭品。

“献已周”:祭毕献上酒食。

“竦灵驾,逝远游”:指灵车出发远行。

“竦”,肃敬;“逝”,“往”;“远游”,远行。

此二句写迎接神灵,准备远行的仪节。

“洞四极”:指四通八达。

“吊九县”:指遍及全国。

“洞”,“通”;“九”表泛指。

“庆方流”,“方”,古汉语中的代词,这里用作动词,意为“使……流传”、“使……通行”。

“祉恒遍”,谓吉祥福泽遍布各地、四海。

“庆”和“祉”都指吉祥、福泽。

这二句写祭祀天地,祈求祥瑞福泽普及天下。

第三、四句“埋玉气,掩牲芬”至“显国文”:记下祭祀礼仪结束的场面。

“埋玉气”,意即埋藏玉制的祭祀用具,以表示祭祀结束,神主归天。

“掩牲芬”,意即掩藏牺牲的香气,以示神主升天。

“晰神理”,指明白神的道理。

“显国文”,意即显现国家的法令。

“国文”,指国家的法律、制度等。

这二句写祭祀结束,神主升天的仪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祭祀天地的仪式,其主要内容有:迎神送神仪式、祭祀天地、祈求祥瑞福泽普降天下、埋葬祭祀用具、掩埋牺牲香气、明白神的道理、显现国家的法令。这些内容,体现了古代帝王对天地的敬畏之心、祈神赐福、祈求祥瑞、安邦定国的治国之志,也反映了古代礼制的内容和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