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矣上帝,受命自天。
睿图作极,文教遐宣。
四方监观,万国陶甄。
有苗斯格,无得称焉。
天地之经,和乐具举。
休徵咸萃,要荒式序。
正位履端,秋霜春雨。
【诗句释义】:
圜丘歌八首其二皇
“圜丘”指的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祭坛,这里指代朝廷;“歌”是指诗歌;“八首”指的是这组诗歌共有八篇;“皇”在古代是对皇帝的尊称。
译文:
皇上啊,神圣的上天受命于天。
圣明的图谋达到顶峰,文教教化遍布远方。
四面八方都在关注着,各国都受其熏陶。
有苗族的人不敬顺,不能自称为王。
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和谐与欢乐都具备。
吉兆汇聚于此,四方都要遵循规矩。
地位正直,开始行动,如同秋霜和春雨。
【注释】:
- 圜丘歌八首其二皇:指《诗经》中的第二篇诗作。
- 受命:接受天命。
- 睿图:明智的谋划。
- 作极:达到顶点、巅峰。
- 文教:文化教育,泛指教化。
- 监观:监督、考察。
- 陶甄:比喻教化或培养。
- 斯格:指有苗族的人不敬顺。
- 无得称焉:意为没有资格自称为王。
- 天地之经:自然法则和规律。
- 和乐具举:和谐与欢乐都有了。
- 休徵咸萃:吉祥的征兆都聚集在这里。
- 要荒:古代对西北边远地区的称呼。
- 式序:遵守规则。
- 正位履端:开始行动时端正自己的位置。
- 秋霜春雨:比喻开始行动时的态度和状态。
【赏析】:
这首诗是《诗经》中的一篇,描绘了统治者对于国家治理和天下太平的追求与期望。通过描绘天地自然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和谐,表达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强调了统治者的责任和使命,即要接受天命,明智地谋划,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