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驭循黄道,星陈引翠旗。
济潼纡万乘,临河耀六师。
前旌弥陆海,后骑发通伊。
势逾回地轴,威盛转天机。
是节岁穷纪,关树荡凉飔。
仙露含灵掌,瑞鼎照川湄。
冲襟赏临睨,高咏入京畿。
【注释】
奉和入潼关:指唐玄宗(712—756)在位期间,诗人奉命写诗进献。曦驭:日车。循黄道:沿皇道,即皇路。星陈引翠旗:星宿排列如翠旗,暗示天象运行有序。济潼:指渡过黄河。纡万乘:天子车驾。六师:天子的仪仗队。弥:满。陆海:陆地和海洋。回地轴:回旋于大地。转天机:转动天地的运转机制。是节岁穷纪:此节时,岁月已尽。关树荡凉飔:关树被秋风所扫落。仙露含灵掌:仙人的甘露滋润着神掌。瑞鼎照川湄:祥瑞的鼎器照耀着河中的沙滩。冲襟:心胸开阔。临睨:远眺。高咏:高声吟诵。京畿:京城附近地区。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诗人随从玄宗东游洛阳时,奉诏作的《奉和入潼关》。全诗八句,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天象运行有序、皇道畅通无阻的宏伟图景。后四句则描绘了长安近郊景色,并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曦驭循黄道,星陈引翠旗。”开篇点明时间地点,日车沿皇路运行,星宿排列如翠旗,暗示天象运行有序。
“济潼纡万乘,临河耀六师。”渡过黄河,车驾缓缓行进;河中之滨,旌旗招展,仪仗队威武雄壮。
“前旌弥陆海,后骑发通伊。”前面有旗帜遮蔽天空,后面有骑兵疾驰而过。
“势逾回地轴,威盛转天机。”形势恢宏,回旋于大地之上;威力浩大无比,转动着天地间运转机制。
这是一首描绘天象运行的诗歌,以“星陈”喻“日车”,将天上星辰与地面景象联系起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皇道顺畅无阻的景象。“济潼”二字,不仅写出了车驾行驶的道路,而且写出了车驾行驶的速度,表现出皇帝出行时的盛大场面。“临河耀六师”一句更是将皇帝出行的壮观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置身于那辉煌的皇宫之中,感受到皇帝的威风凛凛。
接下来四句,则是对长安城内外景色的描绘。“冲襟赏临睨,高咏入京畿。”“冲襟”一词,形容诗人心胸开阔,豪情满怀。在这里,诗人用“赏临睨”来表达自己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入京畿”二字则是对长安城内景色的具体描绘,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诗人将目光投向了远方:“仙露含灵掌,瑞鼎照川湄。”仙露滋润着神掌,祥瑞的鼎器照耀着河中的沙滩,这两句诗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描绘天象运行、皇帝出行以及长安城内外景色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展现出了唐朝盛世时期的壮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