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河图列宿,清汉象昭回。
支机就鲸石,拂镜取池灰。
船疑海槎渡,珠似客星来。
所恨双蛾敛,逢秋遂不开。

《赋昆明池一物得织女石诗》

【注释】

①隔河图:用“隔河”二字,形象地写出了昆明池的水与银河的相隔之远。

②清汉:指银河。

③象昭回:以银河作比喻。

④支机:即撑船。鲸石:指昆明湖中的小岛。

⑤拂镜:洗镜子。池灰:指水面上漂浮的云彩。

⑥海槎:传说中海上的木筏。

⑦双蛾:指云彩,因云形似蛾。

⑧逢秋遂不开:意谓秋天来了云彩不散开。

【赏析】

昆明湖在北京市西面,是北京最大的一个人工湖泊,面积约3.8平方公里。湖水来自西北边的玉渊潭。昆明湖的北岸,有一座著名的大观园,园内景色宜人,是清代皇帝游幸、吟咏的地方。诗人来到昆明湖游览时,看到湖中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织女石”三字,便写下这首诗来描绘它的美丽。全诗四句,前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最后两句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十分美妙。

第一句“隔河图列宿”意思是说,银河横贯在京城的上空,仿佛一幅画卷,将天上星斗一一绘出。这里用“隔河”二字,既点明昆明湖与银河的相隔之远,又暗示出昆明湖的美丽景象。接着第二句“清汉象昭回”,进一步描写银河的壮丽景色。这里的“清汉”即指银河,用“象昭回”形容它的形状,显得非常逼真,使人如同置身其中。

第三联“支机就鲸石,拂镜取池灰”,则描写作者在昆明湖边赏玩的情景。这里所说的“支机”是指撑船,而“鲸石”则是昆明湖中的一个小岛,位于湖中心。作者登上这个小岛,看到湖中的水波荡漾,犹如大海一般,不禁想起了“支机石”,于是便产生了“拂镜”的念头。这里的“拂镜”是指洗涤自己的脸面,而“取池灰”则是指舀取湖水的浮沫。这一联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生动地表现了昆明湖的美丽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最后一联“船疑海槎渡,珠似客星来”,则进一步描绘了昆明湖中的美景。这里所说的“海槎”是指海上的木筏,而“珠似客星来”则是指云彩的形状宛如星星一般。这两句话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昆明湖中的美景与海上的景象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昆明湖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