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释】
- 红叶:指秋天的落叶,通常为深红色,因含有叶绿素而呈红色。
- 晚萧萧:形容叶子飘落的声音。
- 长亭:古代驿站,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酒一瓢:用葫芦或陶器等盛放的酒。
- 残云:未散的云层,即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的余晖。太华:华山别称,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
- 疏雨过中条:中条山,位于山西省境内,是黄河支流渭河和汾河的分水岭。
- 树色随关迥:关指潼关,在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树色随关迥,意味着远处的树木颜色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淡去,表现出一种远望之景。
- 河声入海遥:指的是黄河波涛汹涌的声音传入远方。
- 帝乡:皇帝的都城所在地,这里指的是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明日到:明天到达,指即将返回长安。
- 犹自梦渔樵:仍然在梦中梦见捕鱼砍柴的人。
【译文】
秋风送走了树叶,傍晚时分萧瑟的风声;在驿站的长亭里,我喝下了一瓢清酒。
天边的残云已经归向华山,稀疏的雨点掠过中条山。
远处的树林色彩随关地的远近变得模糊,河水声在海洋的远方回荡。
明天就到了京城长安,但我还在梦中梦到渔夫和樵夫的身影。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赴京途中,描写了作者旅途所见的自然景象以及内心的感受。开头两句写景生动,通过“红叶”、“长亭”、“残云”、“疏雨”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了一个秋日凄凉、旅途寂寞的氛围。后三句描绘了旅途中看到的景色,从远处的华山到近处的关地,再到遥远的河流,形成了一幅宏大的画卷。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虽身处异地,但心系故乡的情怀。全诗情感真挚、细腻,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