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耳蚊过似走雷,杖行犹怯步难回。
一舠白水牵愁断,两束黄香拭泪开。
了悟世缘容直往,徘徊梦影或双来。
远公自看莲花漏,无复宗雷过讲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他的晚年。这首诗以自皋亭至吴门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对两位护法神的哀悼之情,表达了他对生死轮回、世事无常的深刻领悟和感慨。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病耳蚊过似走雷,杖行犹怯步难回。
  • “病耳”指的是因为疾病而听力减退,“蚊过”即蚊子飞行的声音,形容其嗡嗡作响。“走雷”形容蚊子翅膀震动时发出的声响如同雷鸣。“杖行”指拄着拐杖行走。“犹怯步难回”表示即使拄着拐杖走路仍然感到畏惧,步伐艰难,难以回到原来的地方。
  1. 一舠白水牵愁断,两束黄香拭泪开。
  • “一舠”指小船。“白水”可能是指江水或湖水,颜色泛白。“牵愁断”形容因思念而忧愁到了极点,仿佛连忧愁都被牵动得断开了一样。“两束黄香”可能是用来擦拭眼泪的物品,黄色代表泪水的颜色,“拭泪开”表示擦干眼泪,重新展开笑容。
  1. 了悟世缘容直往,徘徊梦影或双来。
  • “了悟”指明白了世间的一切,包括缘分的深浅。“容直往”意为可以坦然地向前走去。“徘徊梦影”形容思绪纷乱,如同在梦中徘徊。“或双来”则表示有时可能会有两个相似的梦境同时出现,意味着内心的纠结和矛盾。
  1. 远公自看莲花漏,无复宗雷过讲台。
  • “远公”指慧远大师,他曾经在庐山东林寺居住,并在那里创立了净土宗。“自看莲花漏”可能是指他在观看计时的莲花漏壶。“宗雷过讲台”中的“宗雷”可能是禅宗的雷音祖师,“过讲台”表示过去曾在这里讲解佛法。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对两位护法神的哀悼之情,表达了他对生死轮回、世事无常的深刻领悟和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蚊子的嗡嗡声比喻人的哀叹,船只的摇晃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不安和恐惧。通过对“白水”、“黄香”等物的描写,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状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