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征。鸣条战。
大齐家万国。拱揖应终禅。
奥主廓清都。大君临赤县。
高居深视。当扆正殿。
旦暮之期。今一见。

【注释】

  1. 食举乐十曲:在祭祀时演奏十首乐曲。
  2. 牧野:古代地名,位于河南省滑县。征:指周武王伐纣。
  3. 鸣条:古地名。战:指商朝灭亡。
  4. 大齐家万国:统一了众多国家。
  5. 拱揖应终禅(chán):拱手作揖表示顺从。应终禅:表示愿意将王位禅让给有德之人。
  6. 奥(ào)主廓清都:指周武王为皇帝,治理天下。廓清都:治理国家,使国家安定。
  7. 大君临赤县:周武王统治天下。赤县:古代传说中中原地区称为“赤县”。
  8. 高居深视:指周武王坐在殿堂上,目光深邃地注视前方。
  9. 当扆(yǐ)正殿:指周武王坐在宫殿正中,威严庄重。
  10. 旦暮之期:早晚之间的时间。今一见:今天终于相见。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周武王功德的诗,通过描述武王伐纣和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历史过程,赞美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全诗以赞美的语气表达了对周武王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风貌和价值观念。
    诗的第一句“食举乐十曲”描绘了周武王在祭祀时演奏的十首乐曲,这反映了周武王重视文化传统和礼制规范。第二句“牧野征”则表明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取得了胜利,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新的王朝。
    第三句“大齐家万国”进一步强调了周武王统一了众多国家的事实。这体现了他在政治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和坚定决心。接下来的四句“拱揖应终禅”与“奥主廓清都”分别描述了周武王在位时的谦逊态度和治理国家的成效。他以谦和的方式接受了天命,为国家带来了安定和繁荣。
    最后两句“当扆(yǐ)正殿”与“今一见”则赞颂了周武王的英明神武和高尚品德。他的高居深视和正殿威严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诗中的“旦暮之期”,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周武王的崇敬之情,也暗示了他统治时间的短暂和辉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