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

  1. 关山月:指代边疆的景色和生活。
  2. 明月出天山:指明亮的月亮从天山升起。
  3. 苍茫云海间:形容天山的辽阔和云雾缭绕的景象。
  4. 长风几万里:形容风吹过的距离非常遥远,达到几万里。
  5. 吹度玉门关:风吹过广阔的玉门关。
  6. 汉下白登道:汉朝在历史上曾经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附近)。
  7. 胡窥青海湾:胡人(指北方的游牧民族)在青海湾附近窥视。
  8. 由来征战地:自古以来就是战争频繁的地方。
  9. 不见有人还:指经过无数次的战斗,没有人能回来。
  10. 戍客望边邑:驻守边疆的士兵们望着远方的家乡。
  11. 思归多苦颜:思念家乡的人面容显得痛苦。
  12. 高楼当此夜:在高楼之上观看这个夜晚的情景。
  13. 叹息未应闲:感叹自己无法休息,因为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边疆景象和士兵生活的诗作,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沉重的战争背景,表达了士兵们对家的深切思念和战争带来的痛苦。诗中“明月”、“长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辽阔、孤寂的氛围,而“不见有人还”则透露出战事的残酷和士兵的无助。诗人以“戍客望边邑”开篇,直接点明主题,接着通过“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等句,深化了对战争和思乡情绪的表达,整体上展现了一幅边疆夜景和士兵内心世界的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