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灞上秋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诗句释义: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这句诗描绘了灞原上的秋日景象,风和雨都已经平息,天空中晚来的大雁成群结队地飞过。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客居异乡的孤寂与凄凉,秋风中的落叶飘散在异乡的土地上,而他独自一人守着一盏寒灯度过漫漫长夜。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孤寂的画面,空旷的庭院里白露滴滴落下,一座孤独的墙壁旁,住着一位野外的僧人。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归家的期待,他长时间寄居于郊外的住所,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译文:
在灞原之上,一场风雨过后,天空已经平静下来,傍晚时分我常常见到一群大雁成群结队地飞翔。
秋天的风吹落了树叶,它们散落在异乡的土地上,而我独自一人坐在寒冷的灯光下度过漫长的夜晚。
庭院空旷无人,只有露水从高处滴落,而我在这座孤零零的墙壁旁,遇到了一位在野外居住的僧人。
我已经在这郊野的门口寄居了很长时间了,不知何时才能真正回到家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古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体现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归家的期盼。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古代游子在外漂泊的艰辛生活和内心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