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赏析:

此诗写一位思妇春日里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表现思妇的思边之苦及其对爱情的坚贞。全诗言辞朴实无华,情景交融,神骨气味高雅浑然,富有民歌特色。

首句“燕草如碧丝”描绘出一幅春天的画面,嫩绿的草如同碧绿色的细丝般生长在北方的土地上。接着,“秦桑低绿枝”则将视角转向了南方,茂盛的桑树垂下了绿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句通过对比北方和南方的不同植物,生动地勾勒出了两个地域的景象差异,同时也隐喻了诗人与家人相隔两地的相思之情。

第三句“当君怀归日”,则是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期盼与不安。这里的“君”指的是丈夫,而“怀归日”则是指丈夫归来的日子。然而,对于思妇来说,这样的期盼往往伴随着无尽的担忧和痛苦,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可能正置身于生死未卜的战争之中,无法归来。这一句不仅体现了思妇对丈夫安危的深切担忧,也展示了她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

接下来的“是妾断肠时”,进一步深化了思妇内心的痛苦。这里的“妾”是对妻子的谦称,而“断肠时”则形象地描绘了她因思念而感到的内心痛苦如同断裂的肠子一般。这种比喻非常贴切地表达了思妇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难以抑制的悲伤情绪。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思妇的内心世界。

最后一句“春风不相识”,则是对整首诗意境的一个升华。这里的“春风”象征着自然的生机和希望,但它却似乎与思妇的世界格格不入,无法理解她心中的忧伤与痛苦。这种看似无情的自然现象,实际上反而更加凸显了思妇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这种对比和反差,使得诗歌的艺术效果达到了高潮,也使得思妇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春思》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心描绘和深情的抒情,成功地表达了思妇对丈夫深沉而复杂的感情。它不仅是一首描写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痛苦与困扰的作品,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深情厚意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