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释:

  1. 善鼓云和瑟: 擅长于弹奏云和瑟,形容技艺精湛。
  2. 常闻帝子灵: 经常听闻神女(帝子)的灵异传说。
  3. 冯夷空自舞: 冯夷只能独自舞蹈。这里可能指的是冯夷(河伯之神)在自然或神话中独舞的情形。
  4. 楚客不堪听: 那些楚国的客人难以忍受这种声音。这里的“楚客”指屈原等楚国文人,他们可能因为这种音乐而感到不适或悲伤。
  5. 苦调凄金石: 这首歌曲的音乐非常哀伤,让人听了心生凄凉。
  6. 清音入杳冥: 这首歌曲的声音清澈悠远,仿佛能进入深邃的虚空之中。
  7. 苍梧来怨慕: 来自苍梧的怨恨和仰慕之情。
  8. 白芷动芳馨: 白芷散发芳香,这里用来形容某种美好的事物。
  9.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描述了潇湘水系和洞庭湖的自然景致,以及这些景致带给人的悲伤情绪。
  10. 曲终人不见: 乐曲结束了,但听众却无法见到演奏者的身影。
  11. 江上数峰青: 江上的山峰依旧青色,似乎与音乐的结束无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张籍的作品,描绘了湘地乐声对人们的触动与影响。诗中通过对比古代传说中的神女与现实中的楚国文人对音乐的感受,表达了音乐之美能够超越时间、空间,触动人心的情感。诗人通过对音乐的描绘,也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哀愁的情绪。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