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这首诗是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全诗如下: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

  • 寒山转苍翠:寒山,指诗人居住的辋川附近的山峰。苍翠,绿色,常用来形容山的颜色。
  • 秋水日潺湲:秋水,指秋天的水。潺湲,形容水流的声音缓慢而连续。
  • 倚杖柴门外:倚杖,拿着拐杖。柴门,指用木头做成的门。
  • 临风听暮蝉:临风,站在风中。暮蝉,指傍晚时分的蝉叫声。
  • 渡头馀落日:渡头,河边的渡口。馀,留下的意思。落日,指的是夕阳西下的景象。
  • 墟里上孤烟:墟里,村庄。上,靠近。孤烟,指袅袅升起的炊烟。
  •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复值,再次遇到。接舆,即长沮、桀溺,古代的两个隐士。狂歌,高声唱歌。五柳,即五柳先生,指陶渊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辋川(今陕西省蓝田县附近)的宁静景色和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首句“寒山转苍翠”以寒山为背景,展现了一幅深秋时节山林变色的画面;次句“秋水日潺湲”则写出了秋水的流动声,给人以清新幽静的感觉。第三句“倚杖柴门外”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门前休息的情景;第四句“临风听暮蝉”则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气息。后四句则描述了诗人在渡口、村边以及陶渊明祠前的生活片段。最后一句“狂歌五柳前”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辋川的宁静之美和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