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
清晨起床后,听到车马行进的声音,心中不免生出离别的愁绪。客游他乡,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深切。
听到鸡鸣声从茅草小店传来,抬头一看,月亮已挂在树梢,洒下清冷的光。踏上了木板铺成的桥梁,脚下却已是铺满薄霜的山路。
槲树的叶子飘落满山路,枳树花开映照着驿站的墙壁。心中不禁回想起往昔在长安的日子。想到家乡的杜陵,仿佛还能见到凫雁在回塘中嬉戏。

注释与赏析:

  1. “晨起动征铎”
  • 晨起:早晨醒来。
  • 动:发出声音。
  • 徵(zhǐ)铎(duó):一种古代的车铃,形状类似铎,用以发号施令,这里指车夫用它来唤醒行人。
  1. “客行悲故乡”
  • 客行:行走在外的人。
  • 悲:悲伤。
  • 故乡:作者的家乡。这句表达了诗人离开家乡时的孤独和不舍。
  1.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鸡声:公鸡打鸣的声音。
  • 茅店:用茅草搭建的小客栈。
  • 月:明亮的月光。
  • 人迹:人们行走留下的痕迹。
  • 板桥:用木板建造的桥。
  • 霜:地面上因温度较低而形成的白色结晶物。
    这两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从鸡鸣到月升,再到人行桥上的霜,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秋夜图景。
  1.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槲叶(hu xì):一种落叶乔木,其叶子可以用作中药材。
  • 枳花(zhǐ huā):一种落叶灌木,其花朵可入药。
  • 落山路:树叶从树上飘落至山间小路。
  • 枳花明驿墙:枳花在驿墙上绽放,显得格外明亮。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进一步加深了旅途的孤寂感。
  1.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杜陵: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墓地,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凫雁(fú yàn):水鸟,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象。
  • 回塘:池塘。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怀念故乡的心情。想象自己回到故乡,看到熟悉的杜陵景象,以及凫雁在水中嬉戏的情景。这既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