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他通过描绘自己与友人饮酒时的感慨以及对世事的看法,表达了他的豪放不羁和对名利的淡泊。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
- “酌酒与裴迪” - 这句话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一起喝酒的情景。”酌酒”意味着饮酒,而”裴迪”是诗人的朋友。
- “君自宽” - 这里的”君”指的是诗人自己,”自宽”表示诗人自己感到宽慰。
- “人情翻覆似波澜” - 这句话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人性的复杂多变,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样,难以捉摸。
- “白首相知犹按剑” - “白首”指的是年岁已高,”知”在这里表示知道或了解,”按剑”则可能是指握着剑的动作,这里可能表示在政治斗争中保持警惕。
- “朱门先达笑弹冠” - “朱门”指的是富丽的大门,”先达”指的是有地位的人,”笑弹冠”表示这些人在权谋中得意忘形,甚至笑自己的官位。
- “草色全经细雨湿”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雨中的草地景象,”经”可能指经过、经历。
- “花枝欲动春风寒” - 春天的花枝在春风中似乎感受到了寒意,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敏感。
- “世事浮云何足问” - 这句话表示诗人认为世间的名利如浮云一般,不值得过多关注。
- “不如高卧且加餐” - 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态度,表示宁愿选择安逸的生活,享受当下,而不是追求功名利禄。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与朋友裴迪饮酒时所作,通过描述饮酒的场景以及内心的感慨,反映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名利的淡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人性的复杂多变和社会的变迁巧妙地融入诗句之中,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此外,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白首”和“朱门”等,也体现了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观察。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