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解析】
此诗是一首宫怨诗。诗以写景起,“金粟柱”和“玉房前”都是指乐器筝,“鸣筝”是写弹奏的筝声,“素手”则暗指弹奏筝的女子。诗人用“金粟柱”“玉房前”等词来渲染环境气氛,使读者产生一种幽雅静谧的感觉。“听筝”句写听筝女子弹筝时的情景。“周郎顾”,指东吴名将周瑜曾于月夜泛舟游于赤壁,闻乐而心动,后与小乔共结连理,此处指女子所弹乐曲很动听。“时时误拂弦”写女子弹筝时不小心触拨了弦,使乐曲中断,流露出听筝者对美好爱情的企盼。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幽美。
【答案】
译文:
那金灿灿的筝柱下,有位女子在弹奏筝曲,她站在白玉砌成的房前。她多么希望能得到像周郎那样的大帅哥的青睐啊!可惜的是每当她弹奏的时候总被自己的手指无意中拨断了琴弦,使得美妙的曲子中断,使她无法如愿以偿。赏析:此诗是一首宫怨诗。诗以写景起,“金粟柱”和“玉房前”都是指乐器筝,“鸣筝”是写弹奏的筝声,“素手”则暗指弹奏筝的女子。诗人用“金粟柱”“玉房前”等词来渲染环境气氛,使读者产生一种幽雅静谧的感觉。“听筝”句写听筝女子弹筝时的情景。“周郎顾”,指东吴名将周瑜曾于月夜泛舟游于赤壁,闻乐而心动,后与小乔共结连理,此处指女子所弹乐曲很动听。“时时误拂弦”句写女子弹筝时不小心触拨了弦,使乐曲中断,流露出听筝者对美好爱情的企盼。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