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诗句解析及译文:
-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 注释:渭水在曲折中环绕着古老的秦地边塞,黄山则曾经蜿蜒穿过汉宫的庭院。
- 赏析:此句描绘了渭水的蜿蜒与黄山的壮丽,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和历史的悠久。
-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 注释:皇帝的车驾(銮舆)远远驶出千门,柳树随风摇曳,从高高的阁道上回望,看到了上苑中盛开的花朵。
- 赏析:这句通过“出”和“回看”两个动词,表现出皇家出行时的壮观景象和对上苑春意盎然的喜爱。
-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 注释:云端之上是宏伟的皇宫双凤阙,雨中的春树覆盖了成千上万的人家。
- 赏析:此句以天空中的宫殿为背景,突出了上苑的辽阔;而雨中的树景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繁华。
-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 注释:是为了顺应春天的阳气来安排时间,不是为了游赏宫中的华丽装饰。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而不是沉溺于表面的繁华。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奉和唐玄宗之作,反映了盛世下的朝廷气象和个人情感。诗中提到的渭水、黄山以及云里的双凤阙和雨中的春树等元素,都是唐代长安(今西安)的标志性景观,体现了当时都城的繁荣与文化。
诗中“为乘阳气行时令”,表明作者并非单纯为了享受物质上的华丽,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目的和社会责任感;“不是宸游玩物华”,则反映了其政治理念中的清正廉洁,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王昌龄对国家大义的认识,也体现了他对个人行为准则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