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踏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南湖晚秋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踏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译文:
八月的白露如期降临,湖中水面开始显得苍老。
早晚间阵阵秋风拂面,枯萎的荷叶一半已经倒下。
手攀着青翠的枫树,脚踏着黄色的芦花草地。
面容憔悴,心情落寞,仿佛被秋天包围。
哥哥在淮楚一带,弟弟在蜀道之遥。
不知何时能相聚,只见烟波浩渺,秋意更浓。

注释:

  1. 八月白露降:指的是农历的八月初九日,此时是白露节气,自然界中的水分开始凝结成露珠。
  2. 湖中水方老:湖中水位下降,水面变宽,反映出天气逐渐转凉,水域开始干枯。
  3. 旦夕秋风多:早晨和晚上都能感受到秋风的存在,秋风是秋季的主要特征之一。
  4. 衰荷半倾倒:枯萎的荷花部分地倒下,意味着荷花已经无法挺立,生命力正在减弱。
  5. 手攀青枫树,足踏黄芦草:描述了一个人在秋季的自然环境中活动的场景,青枫和黄芦草都是秋天的典型植物。
  6.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形容人的面容憔悴,心情落寞,似乎被整个秋日所笼罩。
  7. 有兄在淮楚:哥哥在地理位置较远的淮河和楚地(今河南省南部、湖北省北部)。
  8. 有弟在蜀道:弟弟在四川一带,即蜀道,这里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
  9.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自己身处异地的无奈之情,同时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和距离的遥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湖景图,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和对亲人的牵挂。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形容词和动词,如“白露”、“风多”、“倒下”、“攀树”、“踏草”等,使得画面更加栩栩如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兄弟两人的位置,展现了地域之间的距离感和时间的距离感,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简洁的诗句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古代田园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