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译文】
重新排列序数,怀念美好的时光,烦闷的心情难以排解。夏天的树木已经长出茂盛的枝叶,公门里整天都是安静的。清凉的南风开始吹拂楼阁,连绵起伏的云彩刚刚从山顶升起。坐着思念远离家乡的人,应当珍惜这短暂的时光。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立夏日重游旧地时所作。首联写诗人在炎暑时节怀念京城诸弟的情景。颔联写京城的夏景。颈联写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尾联抒发感慨。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译文】
重新排列序数,怀念美好的时光,烦闷的心情难以排解。夏天的树木已经长出茂盛的枝叶,公门里整天都是安静的。清凉的南风开始吹拂楼阁,连绵起伏的云彩刚刚从山顶升起。坐着思念远离家乡的人,应当珍惜这短暂的时光。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立夏日重游旧地时所作。首联写诗人在炎暑时节怀念京城诸弟的情景。颔联写京城的夏景。颈联写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尾联抒发感慨。
独守袁生辙出自《对雪赠徐秀才》,独守袁生辙的作者是:韦应物。 独守袁生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独守袁生辙的释义是:独自守护袁生的车辙。 独守袁生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独守袁生辙的拼音读音是:dú shǒu yuán shēng zhé。 独守袁生辙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8句。 独守袁生辙的上半句是: 无为掩扉卧。 独守袁生辙的全句是:无为掩扉卧,独守袁生辙。
无为掩扉卧出自《对雪赠徐秀才》,无为掩扉卧的作者是:韦应物。 无为掩扉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无为掩扉卧的释义是:闭门不出,隐居自守。 无为掩扉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无为掩扉卧的拼音读音是:wú wèi yǎn fēi wò。 无为掩扉卧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7句。 无为掩扉卧的上半句是:乱绪陵新节。 无为掩扉卧的下半句是:独守袁生辙。 无为掩扉卧的全句是
乱绪陵新节出自《对雪赠徐秀才》,乱绪陵新节的作者是:韦应物。 乱绪陵新节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乱绪陵新节的释义是:乱绪陵新节:指纷乱的思绪冲击着新春佳节。 乱绪陵新节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乱绪陵新节的拼音读音是:luàn xù líng xīn jié。 乱绪陵新节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6句。 乱绪陵新节的上半句是: 妍光属瑶阶。 乱绪陵新节的下半句是:
妍光属瑶阶出自《对雪赠徐秀才》,妍光属瑶阶的作者是:韦应物。 妍光属瑶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妍光属瑶阶的释义是:妍光属瑶阶:美丽的雪光属于瑶台般的台阶。这里“妍光”指雪的美丽光芒,“属”是归属于的意思,“瑶阶”则是用美玉装饰的台阶,比喻高雅的地方。整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雪光洒在台阶上,显得格外美丽和高洁。 妍光属瑶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妍光属瑶阶的拼音读音是
千林散春雪出自《对雪赠徐秀才》,千林散春雪的作者是:韦应物。 千林散春雪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千林散春雪的释义是:千林散春雪:指春雪飘落,覆盖了千千万万的林木,散布着春天的气息。 千林散春雪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千林散春雪的拼音读音是:qiān lín sàn chūn xuě。 千林散春雪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4句。 千林散春雪的上半句是: 晨起望南端。
晨起望南端出自《对雪赠徐秀才》,晨起望南端的作者是:韦应物。 晨起望南端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晨起望南端的释义是:清晨起床,望向南边。 晨起望南端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晨起望南端的拼音读音是:chén qǐ wàng nán duān。 晨起望南端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3句。 晨起望南端的上半句是:霭霭阴还结。 晨起望南端的下半句是:千林散春雪。
霭霭阴还结出自《对雪赠徐秀才》,霭霭阴还结的作者是:韦应物。 霭霭阴还结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霭霭阴还结的释义是:霭霭阴还结:阴云浓重,又凝结成雪。 霭霭阴还结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霭霭阴还结的拼音读音是:ǎi ǎi yīn hái jié。 霭霭阴还结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2句。 霭霭阴还结的上半句是:靡靡寒欲收。 霭霭阴还结的下半句是: 晨起望南端。
靡靡寒欲收出自《对雪赠徐秀才》,靡靡寒欲收的作者是:韦应物。 靡靡寒欲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靡靡寒欲收的释义是:靡靡寒欲收:寒冷即将消散。 靡靡寒欲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靡靡寒欲收的拼音读音是:mí mí hán yù shōu。 靡靡寒欲收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1句。 靡靡寒欲收的下半句是:霭霭阴还结。 靡靡寒欲收的全句是:靡靡寒欲收,霭霭阴还结。
但望东原绿出自《寄子西》,但望东原绿的作者是:韦应物。 但望东原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但望东原绿的释义是:但望东原绿:只愿家乡的东原草色常青。 但望东原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但望东原绿的拼音读音是:dàn wàng dōng yuán lǜ。 但望东原绿是《寄子西》的第12句。 但望东原绿的上半句是: 日夕上高斋。 但望东原绿的全句是:日夕上高斋,但望东原绿。
日夕上高斋出自《寄子西》,日夕上高斋的作者是:韦应物。 日夕上高斋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日夕上高斋的释义是:日夕:傍晚时分;上:登上;高斋:高敞的书斋。释义:傍晚时分登上高敞的书斋。 日夕上高斋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日夕上高斋的拼音读音是:rì xī shàng gāo zhāi。 日夕上高斋是《寄子西》的第11句。 日夕上高斋的上半句是:残帙犹见束。
夏至避暑北池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译文: 夏日的阳光已经照射到了极点,夜晚的时间也因此变得漫长。我没有机会实施政策教育,因此心中忧虑着炎热的变化。 在公门的日子多了空闲时间,这个时候农民开始忙碌起来。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五岳祭祀,皆为三公。 四方镇守,嵩山居中。 火维地荒,妖怪横行。 天假神威,独占鳌头。 喷云泄雾,半腹藏妖。 虽有绝顶,谁能穷极?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必有回响。 岂非正直,能感通天? 须臾静扫,众峰出云。 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献忠心。
【注释】 - 定定住天涯:形容诗人在遥远的地方停留或思考。 - 依依向物华:形容对美好事物的依恋,依依不舍之意。 - 寒梅最堪恨:用来形容梅花在冬天开放,虽然美丽,但让人感到遗憾因为不能与去年的花相比。 - 长作去年花:指梅花每年都开,但总是与去年的花相比较,感到遗憾不如往年的梅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无奈。诗人通过描述梅花在寒冷中盛开的景象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 微雨:细小的春雨。 - 众卉新:多种植物都呈现出新生的面貌。 - 雷惊蛰始:打雷标志着蛰伏动物开始苏醒。 2.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 田家:这里指农家。 - 几日闲:之前一段时间没有农活。 - 耕种从此起:从现在开始忙碌起来耕种庄稼。 3.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 丁壮:年轻的男子。 - 俱在野:都在户外劳作。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郡斋中的一次雨中宴集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会上的和谐与欢乐。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两句描绘了宴会的庄重气氛。兵卫森严,如画戟一般守护着宴会场所;而宴会的卧室则充满了清新的气息,如同被清风拂过一般。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两句表现了宴会的舒适与轻松。海上的风雨似乎也来到了宴会现场,为宴会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送杨氏女》。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注释】:整天都在忧愁,出行又显得那么悠扬。 【赏析】:诗人整日在为离别而感到悲伤,然而出门之后却依然感到忧郁。 2.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注释】:女子今天将要出发,大江上正逆流而上一条轻舟。 【赏析】:这里描绘了杨氏女即将远行的场景,大江上的轻舟代表了她的旅途和未来的不确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