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瞳胧。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五岳祭祀,皆为三公。

四方镇守,嵩山居中。

火维地荒,妖怪横行。

天假神威,独占鳌头。

喷云泄雾,半腹藏妖。

虽有绝顶,谁能穷极?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必有回响。

岂非正直,能感通天?

须臾静扫,众峰出云。

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献忠心。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瞳胧。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岳庙的敬仰和对自然的赞美。整首诗以“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开篇,描绘了岳庙的庄严壮丽和夜晚的宁静祥和。接着,诗人通过对岳庙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刻理解。

“五岳祭祀,皆为三公。”这句话表明了中国五岳的神圣地位和祭祀的重要性。在中国历史上,五岳一直是帝王祭祀的重要对象,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而“四方环镇嵩当中”则强调了嵩山在五岳之中的地位。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进行祭祀,不仅是对自然的崇拜,也是对祖先的纪念。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岳庙的建筑和环境,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这句话表达了岳庙周围环境的荒凉和神秘,也暗示了岳庙作为神明的象征地位。而“喷云泄雾藏半腹”则形象地描绘了岳庙周围的云雾缭绕,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壮观的气氛。

在描绘岳庙的过程中,诗人还不忘对自然景观进行了赞美。“虽有绝顶谁能穷”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他感叹即使是最高的山峰也无法被完全攀登,这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深敬畏和热爱。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此行的感受。“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诗人来到岳庙恰逢秋天的雨天,天气阴暗,没有清风可以吹散心中的郁闷。但即便如此,他也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潜心默祷,期待能得到神明的回应和祝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坚定,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宗教的虔诚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岳庙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