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泊舟盱眙
淮水岸边停泊着船只,霜降之夜水面波涛澄净。夜深人静潮水侵袭河岸,天寒月色逼近城垣。平沙之上依傍大雁栖息,候馆里听鸡报晓声声。乡愁远在云霄之外,谁堪忍受旅途孤寂?
注释:
- 淮水岸边停泊着船只:指诗人在淮水岸边停船休息。
- 霜降之夜水面波涛澄净:描述的是秋末冬初的天气,霜降意味着气温下降,夜晚的海面平静无浪,清澈见底。
- 夜深人静潮水侵袭河岸:说明夜晚的寂静和潮水对岸的冲击。
- 天寒月近城:形容天气寒冷,月光映照着城墙,给人一种冷清而孤独的感觉。
- 平沙之上依傍大雁栖息:大雁在沙滩上筑巢栖息,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
- 候馆里听鸡鸣:在候馆里听着报晓的鸡鸣声,可能是诗人早起准备出发或等待其他同伴的信号。
- 乡愁远在云霄之外: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如同遥远的天际一样难以触及。
- 谁堪忍受旅途孤寂:表示诗人感到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助,没有人能分担他的思乡之苦。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淮河夜景图,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首句“泊舟淮水次”设定了场景,第二句“霜降夕流清”则描绘了秋夜的景色,第三句“夜久潮侵岸”则表现了夜晚的宁静和自然现象。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孤独旅途的无奈感受。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有人文情感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