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汞烧铅四十年,至今犹在药炉前。
不知子晋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
闻河中王铎加都统
炼汞烧铅四十年,至今犹在药炉前
高骈(821—887),字千里,幽州(今北京)人。历任天平、荆南、镇海、淮南等镇节度使。曾入蜀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在成都开挖护城河,修筑罗城,增强了成都的军事防御能力。其诗《闻河中王铎加都统》便是其中佳作之一。
这首诗的译文是:
炼汞烧铅四十年,至今犹在药炉前。不知子晋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
赏析:
高骈一生迷信神仙,故诗以道家神仙作比喻。“炼汞烧铅四十年”,诗人以炼丹为喻,形容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奋战,如同炼丹四十年,辛苦不懈。这四十多年的时间,他一直在战场上拼搏,就像在炼制汞铅一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时间。然而,虽然如此刻苦,他的努力并未得到回报,反而被部将毕师铎所害,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瘗(埋)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命运多舛、英年早逝的悲哀与无奈。
“不知子晋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反思和感慨。他认为,人生如梦如幻,追求功名利禄,终究是一场空欢喜。而学习吹箫,却能让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安宁,最终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领悟。
高骈的《闻河中王铎加都统》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和艺术魅力的诗歌。通过炼汞烧铅四十年这一典故,诗人展示了自己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以及对名利场的深深感慨。同时,诗中的“只学吹箫便得仙”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