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感遇·其二》
诗句释义:
-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译文:
- 兰花在春夏盛开,郁郁葱葱多么青翠。
- 独自幽居在空旷的树林中,红紫色的花朵点缀着紫茎。
- 夕阳缓缓地落下,晚风轻轻吹过,带来一丝清凉。
- 年华如流水般逝去,芬芳的美好终究无法长久留存。
关键词注释:
- 兰若: 指幽静的山林之中的兰草与若兰,常被用作隐逸生活的代表。
- 芊蔚: 形容植物茂盛繁密的样子。
- 幽独: 表示孤独或寂静。
- 空林色: 空寂的树林里的颜色或景象。
- 朱蕤: 红色的花枝。
- 冒: 覆盖、装饰。
- 紫茎: 紫色的花茎或植物。
- 袅袅: 形容微风吹动时轻飘飘的样子。
- 白日: 太阳,通常象征希望和光明。
- 悠悠: 缓慢流动或持续不断。
- 袅袅秋风生: 形容秋天凉爽的风轻轻吹拂。
- 岁华尽摇落: 年华消逝,美好事物凋零。
- 芳意: 美好的意境、情感或意义。
- 竞何成: 最终无法成功或实现。
赏析:
此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首句描绘了春天的兰花在春夏时节的生长,色彩鲜明;第二句转入幽静的自然之中,突出了兰花生长的环境与状态;第三句则从视觉转向听觉,描述了日暮时分的宁静与晚风带来的凉意;第四句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表达了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哀愁;最后一句则以“芳意竟何成”作为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力把握和无奈之情。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是一首典型的感怀之作。